青春探索行,实践悟真知

——学生暑期活动系列报道

来源:学生科创建部门:校长办公室发布者:余倩发布时间:2025-08-29浏览次数:10


(一)触摸核能脉搏  拓宽科学视野

——沪·盐“魅力之光”暑期核科普研学活动

 

为深化科学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202572日,我校组织学生代表前往浙江海盐,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魅力之光”核能科普研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学生科何杨老师带队。



同学们集中乘车抵达秦山核电基地后,在专业技术人员陶奇伟老师的引导下,走进核电站核心区域参观学习。陶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对核电站的构造、运行机制及安全保障体系有了系统了解。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与学习,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核能科技的严谨与精妙。

下午,同学们走进核电科技馆。展馆内实物模型、多媒体互动装置生动展现了核能发展历程和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沉浸式的体验让同学们在探索中加深了对清洁能源的认知与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学生在前期举办的“魅力之光”杯核能知识竞赛中表现优异。2421班徐圣淇同学荣获二等奖,2309班胡若涵、2209班张静同学荣获优秀奖。在研学现场,主办方举行了颁奖仪式,充分肯定我校学子的扎实学识与积极探索精神。



随后,陶奇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我们身边的核能》的科普讲座。他结合医疗治疗、工业无损检测等实际案例,深入介绍核能在日常生活和前沿领域的广泛应用。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提问,陶老师耐心解答,大家围绕核能的前景与挑战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构建系统的核能知识体系,更点燃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创新实践的动力,在未来能源科技等领域勇担时代使命。




(二)探秘西山药库  传承红色薪火

——我校团委组织开展暑期红色寻访实践活动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怀,我校团委组织师生代表前往安徽省六安市开展以“探秘西山药库  传承红色薪火”为主题的红色寻访活动。同学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辈的缅怀,踏上这段意义非凡的寻访之旅。



红色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

在红色文化学习中,学生们深入探寻鄂豫皖革命老区的历史脉络。通过实地走访金寨红军广场、独山苏维埃纪念馆等红色景点,观看《大别山传奇》实景演出,详细了解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大别山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在庄严肃穆的缅怀先烈仪式上,同学们敬献花篮,向革命先辈深深鞠躬,在静默中感悟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与奉献情怀。



中医药文化里触摸千年智慧

霍山县的“西山药库”作为华东最大的药用植物基因库,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学生们在这里认识了霍山石斛、艾草等当地特色中药材,了解它们的种类、分布、形态特征、药用功效以及传承已久的历史。在中医药与茶文化的体验中,大家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生态农趣间收获实践真知

佛子岭水库作为新中国初期治理淮河的重要水利工程,其建设背景、功能作用及运行管理机制引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大家在探究中也初步掌握了其中涉及的力学、流体力学等相关科学知识。农耕体验环节,学生们走进田间参与玉米采摘,在汗水与欢笑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不仅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更培养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传统民俗中浸润文化根脉

传统文化学习为研学之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生们了解了黄梅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知晓了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近距离接触大别山打莲湘、漆扇、掐丝珐琅等传统民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篝火晚会的欢声笑语、土灶烹饪的协作分工,更让大家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沟通分享、协作互助,团队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在轻松氛围中悄然养成。

 


此次红色之行,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也培育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皖西的青山绿水间,他们既实现了知识的沉淀积累,也完成了情感的深度升华,更达成了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养分,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文化,以青春之力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