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商外二部举办了校企合作系列活动之“鲁迅与内山书局”主题讲座,邀请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店长王文彦先生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讲座。我校于2024年12月与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生素质培养与提升、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
本次讲座内容涵盖王文彦店长的个人求学经历、鲁迅与内山书局的历史渊源以及鲁迅与内山完造之间深厚的跨国友谊,旨在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当好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小使者。讲座在学校光华楼大礼堂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从大专到日本留学:王文彦的励志求学之路
讲座开场,王文彦店长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向学生们娓娓道来。他回忆道,自己从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毕业后,怀揣对知识的渴求,通过自学和艰苦努力逐步提升自我。在积累了一定的日语基础后,下定决心前往日本深造。他在日本勤奋好学,不断自我充电,并为博物馆设计logo。回国后,他入职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从基层做起,凭借卓越的能力和对文化事业的热爱,逐步晋升为书局店长。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奋斗的成果,更向学生们传递了“勤奋铸就未来”的信念。
鲁迅与内山书局:一段历史的文化见证
随后,王文彦店长将话题转向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的悠久历史。他详细介绍了书局的创立背景:20世纪初,内山完造在上海开设了这家书肆,不仅出售日文书籍,还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获取新思想的重要窗口。作为鲁迅的挚友,内山完造为鲁迅提供了大量日文书籍和资料支持,而鲁迅也常在此与友人探讨文学与社会问题。王文彦店长特别提到,1930年代,鲁迅因时局动荡,曾多次在内山书局避险,内山完造甚至亲自护送鲁迅回家,足见两人友谊之深。他还结合史料讲述了书局在抗战时期的艰难处境,以及战后如何在新时代得以重生并延续至今,成为纪念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王店长的讲解深入浅出,使学生们对这一文化地标的历史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鲁迅与内山的羁绊:跨越国界的真挚情谊
在讲述鲁迅与内山完造的友谊时,王文彦店长讲述了一个具体事例。1936年鲁迅病重期间,内山完造不顾局势紧张,多次探望并送去药品和书籍,鲁迅去世后亲自参与悼念活动。这段友谊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体现,更是中日民间交流的缩影。王店长还提到,鲁迅曾在文章中多次表达对内山完造的敬意,而内山也在回忆录中称鲁迅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通过聆听这些生动的故事,学生们感受到两位伟人之间超越语言和国籍的深厚情谊,也明白了书局为何以“鲁迅与内山”命名。
热情邀约:走进书局感受文化魅力
讲座尾声,王文彦店长热情地向全体学生发出邀请:“书局保留了鲁迅时代的氛围,并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发布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我诚挚地邀请各位同学到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参观、体验。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藏书,还有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
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学生们纷纷表示,王文彦店长的分享既有个人的体会感悟,又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让他们深受启发。商外二部副主任涂艳老师也在讲座后表示,本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担当的新一代青年提供了宝贵机会。未来,商外二部将与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开展更多合作,共同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