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防范和有效干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24年9月至10月针对24级全体新生开展了心理测试及相关活动。
为保证心理测试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我校学生科牵头,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对24个新生班级进行了细致地安排和指导。在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本次心理测评采用线上答题方式,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亲子关系量表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测评包含了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家庭氛围、职业选择倾向等多方面内容。
经过对772名学生量表结果的汇总、统计及分析,专兼职心理教师针对不同预警等级的学生,从班主任、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各心理教师对全体新生班主任开展了一对一的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如何通过日常互动来观察和识别学生潜在的心理困扰,如何提供及时的情感支持和帮助等。通过这些指导,班主任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技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素质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次,专兼职心理教师结合班主任日常观察对测评中的预警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访谈,详细记录访谈内容,并建立了访谈档案。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化解,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校园心理危机事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韧性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专兼职心理教师还联合班主任为预警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和日常对话,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支持的家庭氛围。
我校将继续关注学生心理动态,通过定期的跟踪评估、个性化的关注以及专业的辅导咨询,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也将配合班主任,与家长紧密合作,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护航学生心理健康,助力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