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如何预防

来源: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创建部门:后勤保卫科发布者:包忠飞发布时间:2024-11-04浏览次数:11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但在人类中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其中甲型流感更为常见。

 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还有少部分由细菌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通常较轻,主要表现为流涕、咳嗽、鼻塞、咽痛、发热等(通常表现为低热),一般1周内自愈,很少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

相比普通感冒,流感传染性强,起病急,症状更严重,潜在危害更大——它不仅影响呼吸道,还会引发全身性的症状,如高热(一般会超过38.5摄氏度)、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乏力和食欲减退等,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肝炎、脑病、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采取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一般建议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接种流感疫苗,比如现在就很适合接种。根据疫苗覆盖的病毒型别,流感疫苗包括3价和4价流感疫苗,这里的“价”是指疫苗中所涵盖的病毒的型别和亚型的数量。

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弱、孕、小等高风险人群,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孕妇群体、5岁以下的儿童,只要没有禁忌症,都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大多呈自限性,就是能自行缓解,多为3—5天热退,咳嗽、乏力等症状逐渐好转。比如,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得了流感,可以先观察并休息,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休息、多饮水和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憋闷、喘、气短,或者痰中带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形,提示病情加重,应立即就医。

对于高风险人群和症状较重的流感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医,如果被诊断为流感,要及早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如果患者在流感期间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也要及时就医。

在家对症服药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无效,因为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而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果存在混合感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服用抗病毒药前,要查看它与现有药物(如降压、降糖药)的相互作用。服用药物时也需要考虑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根据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后保科医务室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