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上海市教委举办的第十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中,我校共参加12个项目的比赛:汉语应用能力、硬笔书法、电子商务、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集群与运维搭建、计算机操作、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数控车、数控铣、职业外语技能——英语、机器人技术应用、职业外语技能——日语。自2023年1月起,各参赛队的相关老师、同学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备赛。
寒假一开始,本次星光大赛的指导教师及选手们就开始了高强度的密集训练。从本周起,我们将对老师、同学们的备赛情况进行系列报道,展示他们在集训中的经历和收获。本周首先参与我们系列报道的三个项目组是:汉语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和机器人技术应用。
放飞梦想,璀璨星光 ——汉语应用能力项目寒假集训(一)
2213班 陈铠霆
2023年2月6日,第十届星光计划汉语应用能力项目寒假集训正式开始了。
上午10点,项目负责人朱国宁老师主持召开启动会议,对赛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和大家商定培训内容,提出培训要求。朱国宁老师和王莉老师激励人心的发言让我们两位参赛选手信心倍增,以更严肃的态度投入到之后的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去,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2月9日,王莉老师为参赛学生培训《条据》的写作、细节处理方法及技巧运用。老师分别讲解了请假条、留言条、托人办事条、借条、收条、领条及欠条的写作方式与特点,以及这些条据的应用场景,并且对每种条据进行了针对性练习,课程内容充实,生动形象,简明易懂。
2月10日,朱国宁老师为参赛学生培训《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的写作、细节处理方法及技巧运用。老师具体讲解了这些书信的运用领域、结构组成及常识问题,并针对每种书信做了核心内容与细节方面的详细总结。在寻找例文中的错误与自己提笔写书信的过程中,我逐渐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星光计划是一个中职生难得的展现自我的大舞台。作为汉语应用能力项目指定参赛选手之一,通过各种文书的撰写及听说训练,我能进一步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更快乐地沉浸在语文的世界中。正如本次大赛的主题“放飞梦想,璀璨星光”一样,我相信这次比赛能加快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脚步。在备赛期间,我应该将重心更加倾向于学习,不负老师与学校的期望,争取能为自己,为学校赢得荣誉,也为自己的中职生活添上闪亮的一笔。
放飞梦想,璀璨星光 ——汉语应用能力项目寒假集训(二)
2103班 陈世宜
为帮助我们更好完成本次比赛中的读写模块,朱国宁老师和王莉老师为我们开展了详细的应用文写作线上教学。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凭证类专用书信和招寻、征求类启事的写作方法,接下来谈谈我的收获:
首先,在学习文种时,能够正确地选用合适的文体,理解文种之间的区别,对应用文的写作十分重要。在学习介绍信与推荐信的过程中,这两种相似的文体让我有些混淆,听完朱老师的讲解后,我认为介绍信更多是“通知对方”,收信人不可推辞,而推荐信是“向对方提想法”,对方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在今后拿到写作材料时,我需要第一时间提醒自己仔细分析所给材料,明确文体之后再落笔。
其次,应用文具有广泛、实用、真实、简洁的特性,书写的语言要准确、简明、规范。在学习招寻类启事的过程中,王老师强调要严格按照文体要求组织语言,不写多余的内容也不可以少写重要的信息。在课堂检测练笔时,有一道题目是写一则寻狗启事,所给材料中有这么一句话“宠物已丢失两天,主人于2月16日张贴启事。”然而因为我的粗心,误以为是“主人于2月16日不慎丢失宠物”,导致正文和落款日期的书写都出现了错误。这类文体所给的写作材料经常会有容易忽略或者有误导性的内容,我需要静下心来阅读分析,不确定的内容要反复推敲。
最后,应用文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所以,巩固学习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对我来说也是一项必备技能,对今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对本次比赛的读写模块充满了信心。
电子商务集训感悟
2102班 刘骞虚
自培训开始至今,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培训的日子,相比课堂的学习来讲,也别有一番风味。在习惯了课堂的学习后,换换口味,尝试下新的事物,也能让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有些许不同感觉。相比课堂,培训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成长。
加强抗压能力。星光计划是高水平的竞赛,一丝一毫的差距就能在排名上千差万别。这个事实便决定了训练强度的残酷性。要想有所名次,便要和另一群没日没夜练习的对手比拼并击败他们。此外,在培训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学业,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提高适应新事物的能力。面对全新的事物,如何快速的适应,掌握,从陌生到熟练,从堵塞到贯通,不畏惧艰难,在未知中开辟新路,在尝试中收获成长,在失误中汲取经验,在思考中求知探索。
归根结底,培训和上课,二者都是学习,不过是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都要全力以赴,才能有所收获。
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培训的感想
2215班 钟柏旭
寒假期间,两位指导老师——吕冬梅和岳莎,开展了线下集训模式。机器人工作的转动声,气缸的输气声,我们的提问声和老师的回答声。在此期间,星光的样题还并未发布,我们就拿往期星光题目从细节入手琢磨,将样题中所会的多加练习,压缩时间,老师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张表格每天所练的模块,所做的时间都一一记录。当时一度认为这是个无聊且枯燥的过程,看着每天越来越快的时间,我们的状态也逐渐变好。训练期间,大家每天早上都很早到,然后一起在房间里训练,虽然可能会感到疲倦,但是每个人都一直坚持着,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开学期间我们也不敢松懈,提问老师变得更加的频繁,星光所需要的软件我们一窍不通,拆装机器我们更是不敢上手,老师请到工程师来演示装机流程并对我们的错误进行指点,我们将过程录下来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生怕一个错误将时间拉长。后来,大部分样题也差不多到了,我们照样题训练,并争取拿到更多的分数。
经历了这些天的训练,我们充满信心。珍惜之后训练的时光,争分夺秒,将基本功练扎实,为学校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