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业劳模创新工作室暨名师孵化工作室团队活动简报24

来源:创建部门:校长办公室发布者:徐琪雯发布时间:2022-11-28浏览次数:86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能力,加强兄弟院校各专业间的交流,2022年11月18日下午,谢永业名师孵化工作室联合中高职贯通外语类联合教研组、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谢永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范丽迪英语名师工作室、孙文莉德语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交流互鉴、提升外语教学能力”的外语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两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校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范丽迪老师的组织下,两校共有来自英语、德语、韩语、俄语等多个语种近六十名教师参加活动。




      首先,范丽迪老师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和老师,商外一部主任王秀秀对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期待老师们通过分享、交流碰擦出新的火花,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本次教研活动共有六位老师分享自己的优秀教学案例。我校英语老师杜可文在任务驱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音乐融入英语教学。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与材料,通过一首反战主题的英语歌曲,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平教育。她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差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彭向凤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配音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英语学习的趣味性,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上彭老师充分给与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轻松的课堂氛围、有趣的学习材料、热烈的交流谈论,真正让学生动了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德语老师李易聪和韩语老师颜甜不约而同地选择语法教学作为案例进行展示。针对语法教学相对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痛点,两位老师开动脑筋,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使用平台抓取学生学习数据,将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前课后;创设情境,让语法教学符合实际需要,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进一步开展主动学习。来自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的张爽老师在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家务劳动意识。张林为老师探究了阅读课中拼图阅读活动的开展,通过与课标、专业、学情相结合,巧妙设计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了学生交流协作能力。





      我校名师孵化工作室主持人谢永业老师对六位老师的精彩展示给予高度评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科研师训处主任许妍老师、我校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范丽迪、德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文莉结合专业特点对各位老师进行点评。

      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分享交流的平台,老师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不仅丰富了教学理论,也为教学实践打开了新的思路。我们期待下一次教研活动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