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我们在“疫”起——招生就业办防疫爱心事迹

来源:创建部门:校长办公室发布者:徐琪雯发布时间:2022-04-27浏览次数:199

      在此次疫情期间,我校招就办的老师们积极投入各项防疫工作,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善良与大爱,涌现出一批乐于助人、感人肺腑的优秀事迹与案例。
      吴叔蕾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在疫情初期便投身于嘉定区真新街道吉镇社区的志愿者防疫工作,并积极响应学校党组织要求,着力践行“一个党员一面旗”,加入社区党员突击队,投身小区志愿者工作,力所能及地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力量。

      牵线搭桥,帮助街道落实农产品保供。
      吴叔蕾老师所处的真新街道原定对所辖居民每日提供2000-3000份左右的蔬菜保供。由于疫情原因,周边各大超市供应企业陆续停业,整个街道农产品保供即将面临断档现象。
      4月6日晚,她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夜同家人一起落实保供物资供应企业,紧急调配2000多份蔬菜,解决街道蔬菜保供的燃眉之急。
      在保供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真新街道农产品保供工作平稳进行,55个小区每日保供数量达到5000余份,同时保供品种也得到扩充,充分保障街道所辖小区居民农产品的供应问题。
      守望相助,发扬新时代邻里互助情。
      小区封闭管理20多日以来,吴叔蕾老师多次组织团购,解决居民都面临物资缺乏等困难。她曾组织并全程参与85户居民肉类食品购买活动。
      自费购买30余份价值1500元的肉品,赠送给封控楼栋的居民、独居老人及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购买功能饮料,赠送给志愿者,补充因大量出汗流失的电解质。
      另外还采用无接触方式,为本楼栋个别有用餐困难的居民,无偿提供助餐服务。
      同舟共济,突显党员志愿者风采。
      吴叔蕾老师自3月14日小区封闭管理开始,就主动参与小区志愿者工作。积极响应学校党组织要求,完成党员“双报到”要求,投身防疫一线,并加入小区党员突击队,听从工作安排,做好防疫工作。在小区志愿者工作中,参与物资运送、分发及定点巡逻等工作,并撰写小区倡议书、小区团购守则、小区管控期间行为规范,对小区居民做好防疫政策宣传工作。特殊时期,作为一名党员,吴叔蕾老师与群众同舟共济,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突显一名党员志愿者的风采。



      谢卫青老师是上海民建的一名成员。在这次的居家抗疫期间主动参与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中福花园社区的志愿者工作。承担了分发抗原和物资、辅助核酸、维持秩序等一系列工作,自4月13日至今共参与各类志愿工作26次。
      善待每一份爱心。疫情期间小区收到市内市外的多个援助礼包,为避免因发放原因而影响物资的新鲜度,她提出分发流程路线图并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商量,制定实施方案,从而保障封控期间物资发放快速准确有序,得到居委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善待每一次守护。疫情期间,谢卫青老师参与值守,为152户居民服务,清理门厅,归类垃圾,擦净积水,分发快递……努力的付出得到居民们的认可,主动配合志愿者的各项工作,使得一切次序井然。此外,她还协助152户居民建群,架起互认互帮互助的桥梁。4月13日在她值守期间收到一块居民送的生日蛋糕,她认为这是居民对志愿者的肯定。
      善待每一位老人。在谢老师的社区有一位特殊的老人,她是委内瑞拉住上海总领事。独自一人身处异国他乡,本就多有不便,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让她陷入困境,长时间的封控造成物资匮乏、沟通不畅等问题,生活难以为继。谢老师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便立马为老人送上家中储备的物资,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随后还与老人的翻译取得联系,帮助其购买各项生活物资。疫情期间,志愿者就是居民的守护神,他们展现着上海人的精神风貌。
      善待每一次舆情。疫情期间,各种问题的出现,加上各种负面舆论的发酵,小区里的居民怨气冲天,甚至出现辱骂工作人们的现象。对此,谢老师拿出做班主任时的韧劲和工作方法:一是以身作则热心为邻居服务,以心换心,换位思考;二是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好人好事,并在群里点名表扬,形成一股正气抬头的趋势;三是做自己能做的事,用行动影响一些年轻人,让他们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四是活跃疫情期间无聊的气氛,利用电梯空间,张贴自画宣传小报,幽默的图画、风趣的文字,缓解大家焦虑的心情,释放压力。通过不断的磨合,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认可了她。至今,在居委、志愿者和居民共同努力下,她们152户邻里之间相互熟悉了,邻里关系融洽了,已然形成良好的社区风气。



      疫情无情人有情,爱同我们在“疫”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锲而不舍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相信不久之后彩虹将再现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