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校礼仪与文化名师工作室线上推进“课程思政”成果分享

来源:创建部门:校长办公室发布者:徐琪雯发布时间:2022-04-06浏览次数:691

      2022年4月1日,在发展研究室马金芳老师的主持下,国际商务教学研究室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线上分享会。教学副校长杨菁、教务科长周立伟莅临线上会议。
      礼仪与文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董曦丹老师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课程思政”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一是她个人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二是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思政;三是课程思政努力的方向。



      董老师认为,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课程思政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责任、每一节课应有的理念,教师本身就该是思政、课堂本身就该有思政。
      课程思政不是只在备课时设计,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课程性质不同、课程思政的着力点不同。她分享学校其他名师工作室在不同学科实践中结合的思政点,例如英语、数学、数控等,重点分享《公关危机管理》这一节课中的课程思政设计。



      在课程思政的努力方向中,董老师提出四点:一是课程的一切内容与形式最后都是聚焦学生的终生发展、立德树人;二是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上成“思政课”;三是思政的案例、实例、元素等一定要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四是在强调课程思政的同时,不能忽视隐性的课程思政建设—— “身教思政” 胜于“言传思政”。



      最后她总结到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师不仅要用课程中的思政点去教育学生,更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优秀品格去培养学生品格,学生的品格是教师品格的折射。我们要成为一名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董老师分享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观点,大家一致认为课程思政关键就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课程设计需要老师扎实的基础,要在课程思政的道路上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做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教务科长周立伟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提到,现在授课计划和教案新模板加入课程思政的要求,我们也是本着抛出问题,共同探讨,积累经验,解决问题,基于实践的收获对我们有好处,我们从开始的迷茫到信念坚定做下去,潜移默化走好每一步,最后的境界就是自然而然。
      杨校长表示大家要认真负责,狠抓课堂质量,保障教学水平;课程思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它始终贯穿,而现在我们需进一步提炼;分享的案例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只要符合这个方向就是对的,我们要紧跟中央规定、紧跟国家的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
      学校组织”课程思政”分享活动,给各工作室提供交流的平台,发挥出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也是老师们互相学习的好机会,相信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在谢永业名师孵化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的“课程思政”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