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多链并行、隐匿传播、快速蔓延态势,是上海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我校地处徐汇区长桥地区,也是本轮疫情的重点区域。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学校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风险,校领导统一部署,亲自指挥,后保科迅速行动,以服务保障为宗旨,全员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役中。
一、滚动流调,夜以继日
3月上海疫情突发严重后,医务室赵小倩和钱樱子两位同志除每天按时完成学校八类疫情统计日报表外,集中大量精力用于全校师生员工疫情流调。特别是3月中旬以来,随着各类人员数量的激增(截止3月22日,被流调师生人数已逾千人),工作负担也日益加重。两位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始终把学校师生员工的流调和排查工作放在第一位,不分昼夜做好流调信息的记录分类工作,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态,动态筑牢学校疫情防线,堪称校园“抗疫玫瑰”。
二、物资储备,有备无患
根据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后保科及时制定《校园封控预案》和《校园封控演练方案》,严格按照上级文件关于加强应急处置物资实物储备的要求,积极落实防疫储备物资采购工作,按全体教职员工总人数(含临聘和劳务外包人员等)加两个班级学生人数的数量,储备过夜睡袋、垫子、洗漱用品等生活物资,储备一定数量的充电式应急移动照明灯具和开放式帐篷(核检采样用),并统一存放,集中保管。
三、整体消杀,确保安全
后保科(医务室)按属地化管理要求,在徐汇区教育局安全中心的安排下,落实3月11日组织全员(含教职工、学生和驻校外包人员)核酸检测工作。3月14日起,学校转入准封闭管理状态。为保证校园在准封闭管理期间及为复学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后保科联系专业消杀公司对校园进行全环境疾病防控消毒,全方位改善校园环境卫生,有效遏制疫情传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四、加强宣传,关心关爱
医务室及时做好师生员工的流调报备和信息汇总工作,精准掌握被封闭、被隔离等师生员工的状况和闭环信息,利用校园网和线上教学主题班会课,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健康宣传。学校准封闭期间,共有十几位保安和物业人员驻守学校,赵小倩医生主动联系长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协调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到校为驻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严格落实“无住宿师生的学校,值班值守人员需每周进行一次核检,并在7天内不轮换”的上级文件要求,为驻校人员提供方便健康安全保障,让他们安心在校做好服务工作。
五、志愿抗疫,服务社区
本次疫情较严重的地区,居民小区一个接一个被封闭,教职工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投入到自住小区的抗疫志愿者队伍中,为社区解决志愿服务工作人手紧张积极出力。肖倩医生,在自身健康欠佳的情况下,依然主动向小区居委请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医疗志愿者和普通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奋战在小区防疫第一线。陆安民老师在线上协调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余,在封闭的小区内热心参与维持秩序、登记指导等全员核酸配套服务志愿服务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阵地。疫情无情人有情,学校的服务保障队伍无论昼夜,闻令而动,在抗疫“战场”上用真心无私奉献,用行动谱写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