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4点,收到徐老师远在瑞士千里迢迢发来的《关于2017年徐汇区中职生普通话朗读说话比赛》通知,并告之4月10日要上报参赛选手,接下来便是周五。旋即通过QQ我们制定了一个初赛、复赛的初步方案,决定将艺术节的普通话比赛作为学校层面的决赛,以便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与时间赛跑,我风风火火赶在下班前将方案发在16级语文组,当晚电话通知到每一位教师,第二天老师们停下期中考试赶课的节奏,在班级进行初选,并利用周末的时间辅导学生。4月10日周一的中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以黄明华老师、任晓燕老师为代表的16级中专、中高、中本共8位语文教师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评委团,初选出来的23位同学进行了决赛,以旋风的速度加班加点到六点,将名次和等第给排列出来。为什么这样急如星火?因为徐汇区的普通话比赛一直是我们的强项呀,这在众人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定势,“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呀!”再说优势不是上天掉下来的馅饼,如果掉以轻心,强项就变成了“劣项”。基础部的主任徐老师很重视,老师们也就重视,学生们也才会重视。
4月11日上午,经过部门与一线老师们的仔细考核、甄别确定了比赛的人选,最后定下来由黄明华老师、任晓燕老师、王青芸老师组成培训队伍。4月11日中午,任老师就创建了一个“普通话,我最强”的微信群,紧凑、周密、高效的培训就此拉开了序幕,短短十天的集训,涵盖了比赛的所有内容。王老师甜润、饱满、标准的普通话给学生树立了高标;任老师的字斟句酌,逐句点评,严格要求让学生不能懈怠;黄老师压缩饼干式的整体写作框架思路,素材选择的“高、大、上”及比赛时的衣着打扮、姿体神态,都让同学们获益匪浅。

4月21日,在材料工程学校E楼的演播厅,吹响了徐汇区普通话比赛的号角。穿着工商外校服的三个学生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们一直在备战,斗志昂扬的饱满精神状态,多次翻阅卷边的写有30个话题的作文本,被多次用蓝笔、红笔圈点的一叠叠A4纸头……引来了兄弟姊妹学校师生们的点赞,其实,过程已经基本上就注定了比赛的结果。看!工商外的三个小选手陶洁、穆晨涵、王雪,面带微笑自信的表情、洪亮圆润富有精气神的声音、独特新颖的说话素材都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激烈的角逐,工商外国语学校2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中奖率百分百!“工商外”成了这次比赛的耀眼星星!
回望获奖之路,感点颇多,但所有一切都可以用一句话来绾结“因为看重,所以出彩!”
撰稿:黄明华 摄影:徐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