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4年度回访德国姐妹学校小记

来源:创建部门:人员机构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14浏览次数:1482

           
        915日,我校由三名教师和十二名学生组成的代表团启程,开始为期两周到德国姐妹校利普职业学校的回访,回访期间,我们一行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姐妹校师生的热情接待,学生得到了住家家庭的精心照顾,大家收获颇丰,回访活动圆满成功。

到达德国的第二天上午,姐妹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会场上,中国元素鲜艳夺目,让我们感觉不到自己已经身处万里之外的德国。利普施塔特地区政府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地的两家报纸对此次中国学校的回访作了图文报道,以致有一次我们出行时,当地商店营业员拿出报纸,根据刊登的团体照片,请我们“对号入座”。
 
    根据姐妹学校的安排,中国学生每天上午与德国学生一起正常上课,下午的活动很丰富,包括参观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博物馆、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临近城市的动物园,也有许多独具德国当地特色的活动,比如森林攀爬,当地的节日活动,农场喂牛喂鸡等等。这些安排让学生们既直观地了解德国的职校教学,又能有时间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大家影响深刻的是在当地档案馆,研读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利普施塔特地区犹太人受迫害的详细记载。利普施塔特地区中心广场的西北角,有犹太人纪念碑,长方体石碑的每一面上镌刻着年份和该年受迫害犹太人的姓名。这一切足见德国人勇于反思的精神。

我们还对姐妹学校的几个教学部门以及木工、机械等实训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为了让我们了解德国职校的招生与就业情况,姐妹学校特意带领我们去了当地的教育博览会。通过与当地企业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学校教师的现场咨询与沟通,对德国职校“双元制”教育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回访活动结束前,姐妹学校副校长为所有参与此次交流活动的两国师生颁发了证书,以此表彰中德两个学校的师生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努力。我校学生李哲云傲与周曰萍两位同学先后用中文与德语朗诵了著名德国诗人海涅的诗歌,中德师生的热烈掌声标志着本次项目的圆满结束。

     
虽然仅仅只有两星期的交流,但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育与就业模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他们老师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由学生来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化学老师让学生用不同化学品制作颜料来染布,为此学生必须了解每种化学品的特性才能染出美丽的布,他们有意识、有目标地去掌握知识。木工老师与学生一起改造桌式足球设备并在比赛中获得大奖。在这些课程活动中,教师仅仅是引领者,但同时也是参与者。

其次,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不仅仅保障了学生的就业,更被认为是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教学分别由企业与学校完成,双元制学生在入学前已与企业签订协议,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一方面能学习最新的技术,另一方面能接触到该行业的各个层面,培养社交能力。同时,学生会有30-4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与岗位相关的理论基础课程。这种教育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该行业的全面型人才,他们业务熟练,理论基础扎实,善于合作与交往,所以具有良好的综合就业能力。同时,企业招到了符合要求的新人,融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高了,使得职业教育在良性循环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最后,我们对德国优良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感触颇深。湛蓝的天空,葱郁的绿化,清新的空气,到处可见的书店,小镇上任人从中取走书籍阅读的书柜,火车上座位旁牢固的微型垃圾桶以及在田野漫步徜徉的牛羊等。一切都表明当地人对资源的珍惜、对细节的重视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附件 学生感想1
     学生感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