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一,大声呼喊是否有反应;第二,评估呼吸是否存在;第三,评估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旁开2横指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若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则立即启动CPR。



03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可以采用“C-A-B”顺序进行。
C 人工循环。定位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十指紧扣,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有效的胸外按压必须快速、持续、有力。要求施救者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施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深度成人5~6cm,儿童5cm,婴儿4cm,或≥1/3胸部前后径。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如此有节奏地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A 开放气道。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患者颈部无损伤时使患者仰头抬颏。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每次吹气间隔1-2秒。
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此为1个循环。施救者可以01、02、03……28、29、30进行按压时的计数,5个循环后再次评估患者是否清醒、是否有呼吸、是否恢复颈动脉搏动。
可以停止CPR指征:
1) 颜面、口唇、甲床颜色由苍白转为红润;
2)触摸颈动脉,可以摸到颈动脉搏动;
3)可以看到明显胸廓起伏,自主呼吸恢复;
4)散大的瞳孔缩小,恢复对光反射。
若无,继续进行CPR,等待医护人员到来。




04
1、环境评估
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嗅味等来对现场环境做出判断。
2、判断意识、呼吸、脉搏
1)意识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轻拍、重喊)问:“喂!你怎么了?”---无反应。
2)呼吸判断: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秒(数1001、1002、1003、1004、1005)---胸部无起伏。
3)脉搏判断:用右手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进侧颈动脉搏动处(数1001、1002、1003、1004、1005)-------摸不到颈动脉搏动。
4)呼救:判断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后立马呼救,呼喊周围其他人一起帮忙急救。
3、胸外按压
1)确定按压位置:置病人于仰卧位,找到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
2)姿势:用左手掌根紧贴病人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
3)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 5~6 cm,儿童 5 cm,婴儿 4 cm,或≥1/3 胸部前后径。
4)周期:连续按压5个循环。
5)人工呼吸: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缓慢吹两口气,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宜,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操作5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