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学校成功申报立项为教育部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第二批共同体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将校企合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项目建设策略,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共同发展。
2024年5月22-23日,学校教务科(信息中心)刘立超、智能制造部桂颖两位老师参加了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信息化支撑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作为该项目第二批入选单位,学校派出两位老师认真参与此次活动的各项议程并深入思考互动,认真学习第一批项目校的宝贵经验,与各位专家、省级技术资源电教装备部门的项目组织管理人员、共同体成员院校领导和带头人以及项目骨干成员沟通学习,受益良多。学校将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信息化支撑校企合作专业项目建设。
本次交流活动主要有四项议程。
首先是前期项目情况总结。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负责人李蕾老师介绍项目具体工作情况。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项目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包括教学资源库建设、线上学习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在推进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建设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与企业沟通,在建设适合本校教学及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继续坚持思考和创新。
第二项议程,第一批项目校进行主题报告和宝贵经验分享。
在第二环节,三所来自第一批项目校的专家们进行经验分享。他们如何巧妙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和企业需求对接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也使我们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接下来,开展了关于“新质生产力解读”的专家专题讲座。
专家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解读讲座让参会的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把握这一时代脉搏,将新质生产力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开展校企合作。
最后,部署了第二批项目校沟通下一阶段工作。
5月23日上午,各行业专家领导对第二批项目校进行了工作部署和任务分析指导。作为第二批项目校的一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在未来的项目建设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广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总之,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下一步,我校将围绕以下重点开展项目的推进工作。1. 加强团队协作。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2. 深化校企合作。主动与相关企业沟通对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3. 提升教师素质。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其在信息化教学领域的技能水平;4. 创新课程体系。基于企业和市场需求,研发新型课程内容和在线教育资源;5. 持续跟踪评估。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