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下午,我校劳模工作站迎来了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公共课教研负责人课程建设及团队领导能力提升研修班课题开题评审会(中职英语)。答辩专家有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陆勤超博士和名师孵化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讲师谢永业老师两位专家。除了参与答辩的基地学员,范丽迪名师工作室成员也在场观摩。
第一位答辩学员是来自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的范丽迪老师,课题为《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本研究旨在论证表现性评价在促进中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的有效性,并形成适用于中职英语课堂的表现性评价实施路径与策略。范老师的文献综述内容翔实,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给两位评审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位专家也给予了范老师几点建议,例如研究范围应更精确,研究内容须高度聚焦于研究目标上,研究方法须更清晰。
第二位答辩学员是来自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的龚艳娜老师,课题为《中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与策略,聚焦中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元素的分析方法与资源开发路径,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案例。在龚老师的文献综述中,关于国外思政的研究略有欠缺。陆老师建议补齐国外相关文献。另外,研究任务和教学任务须区分,研究视角须优化,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须明确。
第三位答辩学员是来自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的许妍老师,课题为《基于学习活动观的中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本校基于学习活动观的中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现状、典型问题与成因,探究教学的设计模式与路径、实施方法与成效,并归纳出活动类型与实施策略。专家点评:策略途径有重叠,论证有效性的关键问题须聚焦,研究内容层面须厘清。
第四位答辩学员是来自上海医药学校的马增彩老师,课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本研究旨在弄清楚阻碍中职学生实现英语深度学习的原因,据此确立实现的原则和条件,探究他们在英语课堂深度学习环境的创设策略。专家点评:关键问题要聚焦,区别研究任务与工作任务,充实文献综述的评论部分,注意研究过程中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谢老师在研究方法上给大家再次培训了一遍,重点强调行动研究的表述并不规范,各位汇报老师和旁听老师都表示受益匪浅。通过这次评审会,工作室的相关老师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为后续校本科研立项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