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实施“技能强国”战略,落地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5月21日上午,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沈军一行赴我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现场调研,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组织处(统战处)、干部处和市经济信息化委系统工会、人教处、智能制造推进处相关同志,我校班子成员及相关专业负责老师参加调研。我校数控党支部作为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基层联系点之一,沈军同志带头通过现场办公的形式,解决系统中职校遇到的痛点难题,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促进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工匠人才。
会上,冯梅校长对我校闵行校区、智能制造部及专业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从“对接产业需求,专业转型升级”、“校企合力,推动名师建名校”、“弘扬劳模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专业建设思路。党委李红兵书记也强调优质的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推动更多服务产业的中高(本)贯通专业申报成功,进一步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服务于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
沈军书记在听取完汇报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将“实施系统职工产教融合、技能素质提升”列入党委层面推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沈军同志指出,机关业务处室要与学校做好对接,包括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索订单式培养,最终实现一举三得的合作——孩子就业有保障、学校口碑有提升、企业人才储备有保证。
“精度0.003毫米的航空零件,凭一把锉刀锉削出来;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离不开‘一枪三焊’的独门绝技;7毫米细的钢丝吊起5辆小轿车,靠的是工匠团队刻苦攻关……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用沉潜匠心与精湛技能,让‘中国制造’‘中国建造’震撼世界,并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不断挺进。”针对下一步落实,沈书记强调,第一,青年技能人才要在中职校阶段就与企业需求做好匹配,措施方案要站高一点、看远一点,要面向未来5年的市场和产业需求;第二,发挥劳模工匠的“名师”效应,通过将劳模精神、劳模技能带进校园,让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就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获得价值;第三,一方面学校班子要带头去企业,了解产业一线的需求,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责任在中职校,另一方面机关相关处室做好对接、协调,出台一批能操作、真落地的措施,通过以点带面,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稳扎稳打,逐步深化。
我校在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我为群众办事”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产教融合、育训结合,促使我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定位把握时代脉搏、符合市场需求;打造一支专业水平出色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能工巧匠,为上海城市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