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教育,我校于2020年12月16日下午15点30分在徐汇校区明华楼305多功能厅举行了飞龙讲坛之“冷兵器的发展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主题讲座,本次的主讲老师为国际全甲格斗大赛个人赛冠军的“磐石王”陆奇,出席本次活动的老师有学生科周立伟老师、孙惠玲老师、体育教研室孙士杰老师、射艺社教练王炀教练和班主任刘荣成、聂焱老师。2017班、2023班、射艺社、龙舟社和龙狮社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周立伟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本次讲座的特色,借本次主题向同学们宣传推广了学习“四史”活动,并希望同学们能通过飞龙讲坛能更好的了解历史,对我国的历史感兴趣。
讲座开始,王炀教练通过几段振奋人心的视频就拉近了同学们与冷兵器的距离。随后,王炀教练先借《论语》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和《孟子》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这两句话,讲述了在不同的时期及社会环境下的两位圣人对于“冷兵器”和“战争”的不同看法,比如孔子强调的是关于君子的君子不争、争必公平的思想,而孟子则是从国家来讲提出巩固国防不是靠兵器的锋利而是靠巩固民心。接着,王老师再进一步列举出从西周到宋元之间士兵的铠甲、武器和作战工具,并对其进化进行了细节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到随着历史的变更、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能力与技术的提高,士兵的铠甲、武器和作战工具逐渐发生了很多变化。同时,提出几点问题对其中一问题作了解答后,讲述了古时昭陵六骏的故事。在王炀教练发言的最后,他将目光放到了现代“冷兵器”给养我们的文化,展示其在影视和游戏等方面所带来的效果,并借此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的主讲嘉宾“磐石王”陆奇。
随后,陆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全甲格斗赛和古时战争的目的。在发言中,陆老师指出全甲格斗赛所使用的铠甲制造十分的复杂,其中强调了中国和欧洲盔甲的区别。陆老师认为,中国的铠甲便是战争的工具,它们的主要应用场景便是战争,而欧州的盔甲则是装饰用盔甲,为了在战争中显现自己。但是“冷兵器”在随着时间与科技的前进已经变成了一种格斗竞技运动,它可以使人强身健体,也可以促进中国与邻国的友谊。陆奇老师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两段他比赛的视频,并展示了他比赛时所用到一把斧头与一把剑让同学们体验,也贴心的向同学们解释道,他在比赛时所用到武器是未开封的,不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陆奇老师还请来了与他同职业的李鑫老师。李鑫老师身穿他亲手制作的铠甲带着头套走进了同学们都视野里,陆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着甲片的覆盖方式及盔甲各部分的制造特点,重点介绍了盔甲的头盔部分,他表示头部的防护在格斗中也是十分重要,所以头盔在整个盔甲中有着巨大作用。有了这些有力的防护,全甲格斗赛也是一项较为安全的运动,随后邀请两位男同学体验了铠甲头套的重量以及的安全性。在讲座的最后,陆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锻炼自己的身体,为新冠疫情做好防护工作,在今后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多多关注了解历史。
本次飞龙讲坛顺利结束,希望通过本次讲坛内容能让同学们了解到“冷兵器”及其身后的历史故事,能够提升对历史的兴趣,主动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使更多人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