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业名师基地、名师工作室领衔中职英语网课录制纪实

作者:谢永业名师基地、名师工作室发布者:汤国斌发布时间:2020-06-10浏览次数:527

为了确保疫情期间 “停课不停学”,上海市教委统一组织各学科最优秀的老师制作网课,覆盖全市中小学各学段。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工程谢永业英语名师培养和市教委谢永业英语培育工作室迅速行动起来,参与到课程录制工作中来。从2月份开始,一直到5月,工作室成员深度参与上海市中职英语网课录制,圆满地完成了特殊时期教委交给的任务。

在此期间,我校领导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关心。学校党委李红兵书记、金南辉副校长和商外一部主任何莉娜老师在百忙之中到现场慰问指导录课工作,团队成员深受鼓舞。

一、齐上阵,深度参与

接到网课制作的任务正值疫情最严重时期的2月份,距离32日的线上开学只有半个月时间,录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保证每一堂课都成为经得起推敲的精品课,在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陆勤超老师的指导下,基地和工作室主持人谢永业老师组织名师团队成员展开了紧张有序的“空中课堂”的录课工作,范丽迪老师、程艳赟老师、许萌老师、李伟波老师、吕杰敏老师、徐悦老师、杨晶老师、朱虎声老师、彭天平老师、鲍英老师等作为主讲老师参与到第一期至第四期“空中课程”录制工作中,其他老师也作为课程初审教师参与到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项目之中。

作为项目主策划、设计和审核人,谢老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录屏以及现场录课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以陆老师、谢老师为核心的项目专家组的每一位老师都经常加班到深夜,老师们以实际行动,成为勇担使命战疫情、助力教学做表率的践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范丽迪老师坚持连续四期的录课工作,她的教学设计每一期都是作为优质样板由项目组推荐给开发团队其他老师参考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以及商外一部李文静、王烨和李萌等老师的帮助。

二、精雕磨,确保质量

每节课的背后,都有平凡却感人的故事;每一位老师的心中,都有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深深的热爱。备课、写脚本、修改、制作课件、试讲、录屏、现场录课,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授课重、难点,设计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给学生送去最优质的学习资源。

为了上一节精彩的网课,老师们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与指导专家在网络上进行“面对面”思想交流,不断研讨、打磨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完成视频课录制后,指导专家以及授课团队还要对着电脑一帧一帧地观看,从天明忙到黑夜,就为达到最理想的课堂效果。

三、做学研,历练成长

磨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思想在“碰撞”中闪耀;有不同,有争议,有分歧,但目的只有一个---做出学生最满意的课!“空中课堂”是挑战,更是机遇!录课、磨课与成课的过程磨炼了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有人说过:“所有苦难与背负尽头,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但凡我们所能越过的,我们将称之为磨砺。这样的磨砺是最好的专业成长方式,做中学,学中做,每一个录课老师在课程架构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呈现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每一期录课结束后,谢永业老师都会将一些录课过程共性问题和大家探讨并将这些整理成文,大到课程设计、视频呈现,小到标点符号都在录课结束后整理到“空中课程”的笔记本里。工作室的成员也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在市教研员陆勤超老师和谢永业老师现场指导后,都将每次优化记录下来,吸收内化,自我提升;同时,老师们在每一期录课后,积极反思,撰写案例,在反思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

四、共奋进,律己树人

名师培养项目的宗旨在于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培养带动更多优秀中职教师。此次网课录制工作,对青年教师而言,既是检验教学基本能力,也是促进教学教研形式多样化,手段多途径的有利机会。在实际课堂录制中探讨、学习、修改、总结与反思对于谢永业名师工作室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次难得学习、培训、提升、成就自我的过程。在“空中课堂”录制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互助协作,通过成就他人而成就自我。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更是培养个体终生学习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积极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引导学生“知学、好学、乐学”,见证英语教学所激发出的上进心,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

由于在线教学的特殊性,尽管我们做出了探索,但还有很多教学上的问题需要细致地研究。我们会继续努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贡献力量。 


即时信息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