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中学生古诗文大赛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共同主办,《当代学生》杂志承办,是经过上海市教委中小学生竞赛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学科竞赛。自2002年开始,一年一届,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每届大赛都吸引上海市近百万名中学生参加,近两万人通过学校初赛的选拔后入围各区县复赛,最终有两千多名学生参加上海市决赛。每届决赛决出预初至高三(含中职)各组别每组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大赛的竞赛水平和质量被广泛认可,社会声誉逐年上升。】
![]() | ![]() | ![]() | ![]() | ![]() |
2018年:百尺竿头放步行,更上层楼创辉煌
2019年1月25日下午,上海市2018年第十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暨颁奖大会在卢湾高级中学隆重召开。我校贯通班共有15名同学在中职组大获全胜,其中获得一等奖3人(并且施文隽和王琪同学分列一等奖的第一、第二名),二等奖6人,三等奖6人。另外,根据选手所获不同奖项的积分统计,我校荣获中职组团体金奖。
表一:2018年上海市第十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职组)我校学生获奖名单
序号 | 参赛证号 | 姓名 | 奖项 | 班级 | 班主任 | 指导教师 |
1 | 154 | 施文隽 | 一等奖 | 1704 | 徐旸 | 袁珊珊 |
2 | 155 | 王琪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
3 | 172 | 倪思琪 | 1704 | 徐旸 | 袁珊珊 | |
4 | 163 | 秦昊颖 | 二等奖 | 1701 | 刘云祥 | 周旋 |
5 | 170 | 黄思怡 | 1804 | 张玉福 | 熊江浩 | |
6 | 171 | 赵悠然 | 1701 | 刘云祥 | 周旋 | |
7 | 161 | 周沁阳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
8 | 156 | 王雪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
9 | 174 | 王雨青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
10 | 169 | 汪婧妍 | 三等奖 | 1701 | 刘云祥 | 周旋 |
11 | 165 | 张正钢 | 1803 | 刘倩 | 王莉 | |
12 | 160 | 谢天宇 | 1702 | 雎彬 | 周旋 | |
13 | 187 | 杜雯思 | 1703 | 纪永滨 | 邵燕萍 | |
14 | 158 | 朱晨瑜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
15 | 177 | 王宁宏 | 1604 | 王莉 | 王莉 |
2016年:我共诗词勤耕耘,初露头角乐陶然
我校高中部学生曾参加过几年中职组的比赛,也曾屡获佳绩,但中职组的奖状对高中生意义不大,因此自2010年以来我们就不再参加了。但2016年高中部面临重要转型,贯通班的生源质量又一向较好,所以,高中部领导决定2016级贯通五个班级的161名学生全部参加第十五届古诗文阅读大赛我校初赛的选拔赛。学生和王莉、任晓燕两位语文老师参与比赛的热情都很高,他们勤奋努力,刻苦备赛。和其它学校倾全校之力参加比赛不同,我们参与的人数太少,所以尽管主办方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关照,我们的复赛名额也只有15个。令人惊喜的是这15名同学一路高歌,全部挺进决赛,并且在决赛中又全部获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名,三等奖,优胜奖8名(最后一届设有优胜奖,以后就取消了)。我校被赞誉为一匹黑马横空出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获得了中职组团体铜奖。1602班王雪同学成功闯入一等奖获得者行列,实现了我校贯通班历史上该奖项的开门红。
表二:2016年上海市第十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职组)获奖名单
序号 | 参赛证号 | 姓名 | 奖项 | 班级 | 班主任 | 指导教师 |
1 | 5001 | 王雪 | 一等奖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2 | 5006 | 陈俊宇 | 二等奖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3 | 5003 | 林树 | 1603 | 孙文莉 | 王莉 | |
4 | 5014 | 洪诗影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
5 | 5010 | 郑依宁 | 三等奖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6 | 5008 | 周雨轩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
7 | 5002 | 王琪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
8 | 5011 | 李云洲 | 优胜奖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9 | 5013 | 王宁宏 | 1604 | 杨丽萍 | 王莉 | |
10 | 5009 | 鲍晓凰 | 1603 | 孙文莉 | 王莉 | |
11 | 5005 | 俞尧继 | 1604 | 杨丽萍 | 王莉 | |
12 | 5015 | 连晓彤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
13 | 5007 | 夏韵凡 | 1603 | 孙文莉 | 王莉 | |
14 | 5004 | 方旭阳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
15 | 5012 | 周芷沁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2017年:砥砺前行精打磨,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加古诗文阅读大赛,使我校学生受益匪浅。它不仅以竞赛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古代文化积淀的平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事实证明,学生在潜心学习备考应赛的过程中,还能收获超越比赛本身的精神方面的成长:以诗养性,以文静心。
但古诗文大赛历时时间都比较长,一般从当年6月开始,分学校初赛、上海各区县复赛、上海市决赛,有时会一直延续到下一年的2月底。如此漫长的赛程,不仅参赛学生要付出很多努力,指导老师与班主任也必将耗费大量精力。但鉴于古诗文大赛可使学生在语文能力与品德修养上获得双提高,高中部转型后的基础部下设的语文教研室在教研室主任黄明华老师的带领下,贯通班袁珊珊、邵燕萍、周旋、王莉、任晓燕等语文老师克服各种困难,不辞辛劳,不仅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在暑假期间也积极地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指导,使学生实现了相对系统且完整的古诗文学习,让学生的暑期也多了一股“书香气”。
天道酬勤,经过学校初赛的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我校32名同学脱颖而出参加上海市的复赛,最后有23名同学挺进决赛。他们披荆斩棘,最终不辱使命,再获佳绩:王雪、施文隽、陈俊宇、林树等4名同学荣获一等奖,其中王雪同学更是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另外有3名同学获二等奖,2名同学获三等奖。并且,继上届获得中职团体铜奖之后,我校荣获此届中职组团体银奖。
表三:2017年上海市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职组)获奖名单
序号 | 参赛证号 | 姓名 | 奖项 | 班级 | 班主任 | 指导教师 |
1 | 285 | 王雪 | 一等奖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2 | 291 | 施文隽 | 1704 | 徐旸 | 袁珊珊 | |
3 | 298 | 陈俊宇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
4 | 307 | 林树 | 1603 | 孙文莉 | 王莉 | |
5 | 290 | 邹欣燕 | 二等奖 | 1502 | 林娟 | 周旋 |
6 | 295 | 李云洲 | 1601 | 赵娅玲 | 任晓燕 | |
7 | 297 | 鲍晓凰 | 1603 | 孙文莉 | 王莉 | |
8 | 305 | 张浩正 | 三等奖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9 | 288 | 王琪 | 1602 | 陆敏 | 任晓燕 |
小结:三年砥砺鼓干劲,凝心聚力启新程
如今转眼,三年已过。三年征程,三年收获。三年不短,从懵懵初入到精打细磨;三年却也不长,上下求索跬步才起。
表四:我校参加古诗文阅读大赛三年概况
届次 | 参赛时间 | 初赛 | 复赛 | 决赛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团体奖 |
十五 | 2016.9~ 2017.2 | 5个班 | 15人 | 15人 | 1人 | 3人 | 3人 | 铜奖 |
十六 | 2017.9~ 2018.1 | 9个班 | 32人 | 23人 | 4人 | 3人 | 2人 | 银奖 |
十七 | 2018.9~ 2019.1 | 11个班 | 41人 | 30人 | 3人 | 6人 | 6人 | 金奖 |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足以证明师生们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也充分展示了我校贯通班学子扎实的知识素养,更是我校在全市中职学校中实力的一种体现。但红亮的奖状和沉甸甸的奖杯不只是一时的荣耀,更是“台下十年功”的见证。
三年系责于心,履责于行,勤勉奋进,再创佳绩。但,获奖并不是终极目的,吸收传统诗文的精髓,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将学生塑造成有素养、有情趣的职业人才是我们参赛的初衷。最是书香能致远,愿学子们都能遨游古诗词天地,乐享心灵的富足。
语文教研室作为一个优秀教研室,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丰富其文化积淀,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并形成良好的研究学习、互助学习的风气。
语文教研室为了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除了积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校的艺术节等竞赛活动外,还每学期都为学生们搭建一个让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举行语文学科各类竞赛。竞赛活动一般都以年级组为单位,在教研室主任朱国宁老师和各年级语文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学生学在其中、竞在其中、乐在其中,“不用扬鞭自奋蹄”。竞赛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必需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已取得的荣誉终将变成昨天遥远的回忆。站在三年基础的新起点上,语文教研室的老师们意气风发,以满怀憧憬的态势展望未来:青春正好,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