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研究中心活动简报09
11月19日,“第三届全国教育戏剧与学科科学研究论坛”在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举办。我校教育戏剧研究团队成员谢永业、常煜婧、张晓露、叶文妍老师和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客座教授Urs Stähli一道参加了活动。谢永业老师应邀介绍了我校在教育戏剧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的实践探索。
上午,在闵行区实验小学的豌豆剧场里,我们观摩了两堂精彩纷呈的教育戏剧课: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系、表演艺术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纪家琳博士,通过教育戏剧工作坊将肢体表演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体会课文思想、深化课文理解;在实小从事多年教育戏剧教学的王佳毅老师,通过引领学生体验与讨论故事中的“超级英雄”、发现身边的“平凡英雄”,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思辨能力。
课程展示结束后,两位教育戏剧界的大咖进行了专家点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教育人类学系Christoph Wulf教授认为精神学习、语言学习和身体学习是不可分离的。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戏剧教会了我们用身体去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中国戏剧第一人”、著名剧作家李婴宁教授指出教育戏剧不能留于表面习式,教师应彰显它的教育职能,明确并有意识地深入剖析,看到更深层次的意义,让孩子在戏剧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和世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与理解。
在下午的经验交流会中,谢永业老师通过展示我校这几年在教育戏剧方面的实践与团队的教学案例,用“戏、细、喜、习”阐明了如何利用教育戏剧关注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等。
主旨演讲环节中,闵行区实验小学何学锋校长介绍了实小强化人文管理,聚焦日常变革,努力推进课堂改革,丰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执行总监欧怡雯博士聚焦戏剧教师的修养及能力建设,提倡教师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有“力量”的人。
最后,华东师大“生命•实践”教育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用“扭秧歌的老太太”诠释了人类不仅有表演的需要还有观看他人表演的需要。李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目标在于挖掘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教育戏剧是教学手段,引教育戏剧转课堂教学之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协作力、同理心等;教育戏剧转化为教学方法要有习式,但不要唯习式,范式加变式才是最好、最完整的;期待将戏剧元素融入教学环节,将教育戏剧渗透课堂教学;未来的教育戏剧发展需扎根实验学校、聚焦培养学生能力;需培养理想的教师与学生,让教育戏剧为教育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