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峥嵘岁月,望未来之星

作者:商二支部苏芬发布者:汤国斌发布时间:2018-07-06浏览次数:680

——“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培训现场教学之第四天


201875日,我校“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培训开始以来最炎热的一天,全体学员依然斗志昂扬地坐上了开往冉庄和白洋淀的巴士。这两个地方承载着我们最爱看的电影《地道战》、《小兵张嘎》、读过的散文名篇《荷花淀》、小说《雁翎队》的儿时记忆,每个学员怀着激动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这段红色之旅。

抗战奇观地下长城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令我们魂牵梦绕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首先党员们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细细观看馆内的每一幅图片,端详每一件馆内藏品,回忆着儿时最爱的电影《地道战》片段,遥想着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

在那个列强进犯、民不聊生的时代,为了防御日军的袭击,保存自己,冉庄一带人民筑起了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的地道网。在抗日斗争的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无处躲藏。党员们钻进弯弯绕绕的地道,纷纷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冉庄地道战是冉庄人民与日寇艰苦卓越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生动体现,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人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神出鬼没雁翎队白洋淀里扬神威

下午炎炎烈日下我们来到了被誉为“北地西湖”“华北明珠”的白洋淀。这里水光天色、蒲绿荷红,淀内沟壕纵横相连,芦荡、荷塘、渔村星罗棋布的地貌和特色景观令人眼界大开。尤其是一下车满眼盛开的荷花惊艳到了每个学员,不由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丽诗句。

大家乘船尽情领略了白洋淀的绝美风景后,参观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等白洋淀红色教育基地。在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日子,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白洋淀没有一点屈服的影子。“天当被,地做床,芦苇是屏障。”以她特有的沟沟壕壕掩护了浴血奋战的雁翎队员,让敌人走进苇塘如入迷魂阵,只有挨打的份儿。在讲解员详尽地讲述下,同志们认真观看了馆内展品,聆听照片背后的故事,了解了雁翎队员利用白洋淀独特的地势灵活抗战的英勇事迹,深刻认识到雁翎队水上作战、奋勇抗敌的大无畏抗日精神,以及少年抗日英雄小兵张嘎的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切身体会到新中国革命历程的艰辛与不易,心中更是充满了对先烈们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崇高信念。


继往开来未来之星——雄安新区

追忆完峥嵘岁月,我们来到了世界瞩目的未来新城---雄安新区。匠心独运丹青手,健笔落处起宏图。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浏览了大牌云集的央企一条街,使大家了解党中央从思考到谋划,从批示到规划,从要求到部署,从宏观到微观,对设立新区的战略思考不断深入,构想逐渐变为现实的决策过程,感受新区规划和伟大历史意义。这座充满希望的未来之城,相信将来一定会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放光芒,熠熠生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重温历史,追思战争岁月,是为了牢记历史,开创未来,激励广大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而雄安新区正是我们伟大复兴梦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阶段和规划目标与实现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历程。怀揣希望,我们踏上了归途。

相信每位党员都会牢记使命,时刻铭记历史使命、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在实际工作中恪守职责、兢兢业业、自强不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祖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撰稿:苏芬摄影:汤国斌、余倩


即时信息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