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走复兴路,共筑中国梦 ——第四十期业余党校第六讲

作者:华心宇 王振涛发布者:周立伟发布时间:2017-11-25浏览次数:127

20171123日周四中午1235分,于我校明华楼三楼多功能厅开展第四十期业余党校第六讲,本次课程由副校长陈明娟老师主讲,本次党校的主题是“实现中国梦,从我做起。”

陈明娟老师从梦想和理想两个方面提出问题,拉开了党校第六讲的帷幕。陈老师指出:理想是方向,梦想是彼岸。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灯塔是理想,而最终停靠的港湾才是梦想。在课上,陈老师着重强调了“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而作为青年学生,工商外学子应该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同学们应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也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同学们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陈明娟老师向在座的党校学员提出了希望:实现“中国梦”首先要从每一个学生做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同学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而奋斗。作为工商外学子,应该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学习巩固基本技能。也要明确自身的理想,为实现理想、报效祖国而奋斗。其次,应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取向,树立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事业观和价值取向,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基本前提。树立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前提之下,才能全身心的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让我们工商外学子努力奋斗,把中国梦的旗帜挥舞在校园里,挥舞在城市中,挥舞在祖国大地的每一片土地上。


即时信息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