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争做先锋 ——记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第四十期学生业余党校学员主题教育活动

作者:郑欣怡 张佳颖发布者:汤国斌发布时间:2017-11-22浏览次数:384

20171117日中午1230分,参与本次第40期业余党校学员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南京,进行为期3天的主题教育活动。我校党委书记李红兵老师、纪委书记徐婷老师、学生科科长周立伟老师及第四十期学生业余党校班主任邢兆珍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漫步孔庙,领略秦淮风光

20171117日下午6:30,同学们抵达夫子庙。据导游介绍:夫子庙即是孔庙,始建于宋是原来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

      古色古香的孔庙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别有一番风味,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漫步于夫子庙,品尝秦淮特色小吃,欣赏夫子庙的夜景。

铭记中华历史,忠魂永垂不朽

20171118日上午9点整,师生抵达雨花台烈士碑墓前举行主题教育仪式。

随着庄严的奏乐声,仪式开始了。1609班华斌同学、1610班刘腾辉同学,代表全体师生向烈士群雕敬献花篮,全体师生向先烈们默哀鞠躬。随后,纪委书记徐婷书记进行发言。徐书记殷切希望党校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服务社会、勇于担当,让爱国主义的红色光荣传统薪火相传,为新时期中国特色主义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的英灵。

本期党校班长1607班陶洁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发言中,她明确了党校学员们现阶段的目标,并希望学员们不辜负学校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为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时刻准备着。

随后,由李红兵书记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馆长向媛华女士共同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并带领学员们向先烈们献花。

      仪式后,师生们参观了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通过参观展馆,同学们了解了我党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历程,感受到了无名英雄们的伟大,也感受到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中午12点10分,师生们抵达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下车同学们被主题为“生于死,痛于恨”的建筑外形所震撼到。一路上的每一尊雕像都让学员们的心越发沉重。纪念馆内,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讲解都是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就像在南京大屠杀中屈指可数的幸存者李秀英老人说到:“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天强大,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青年兴则国兴,用我们自身的力量复兴中华!

参观了纪念馆后,同学们对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带着越发浓烈的爱国之心踏上了一天的最后一站——总统府。南京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近30000平方米,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学员们以小组形式参观总统府,园内有孙中山先生的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行政院旧址、马厩以及各类展馆等。通过参观总统办公室及会议厅,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水杯...体现出了国家领导人的朴实与艰苦。

青山肃立,天下为公

  1119日早上8点整,师生们共同抵达中山陵。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当学员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讲解员向学员们解释道: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学员们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这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之前的总统府已经让同学们对孙中山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敬佩,通过中山陵便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之情。脑中不断回放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青山肃立,绿水长歌。伟大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党也正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在即将迎来第一个一百年的重要交汇时期,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党校学生定会沿着先辈烈士的足迹,发奋图强,用我们的青春智慧和汗水,在祖国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画卷!


即时信息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