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阅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说:“正式的外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大量的阅读,有独立的思维过程和分析总结过程。”作为一所外语类特色校,我们的教学要求应该达到或超过《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中对阅读部分的拓展要求,即:1. 运用基本阅读技巧,阅读难度与课文相当的文章和材料;2. 较完整地理解文章大意和获取有关信息;3. 通过阅读培养一定的预测、分析和归纳能力;4. 借助词典或其它工具书阅读简单的报章杂志和网络信息;5. 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20万词。而中职生大都英语基础比较差,故阅读是中职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也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同时给教师提供了研究的领域。因此,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和对策研究与实施,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探讨,以给本校和兄弟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学生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1)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意识;2)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频率和时间;3)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动机;4)学生英语阅读的策略与技巧;5)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6)学生处理阅读中生词的方法;7)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8)教师在英语课堂提供阅读帮助情况。
(二)研究过程
我们于2012年4月抽取了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一、二年级的415名学生,发放问卷415份,回收415份,其中有效问卷413份。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调查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形成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并对现状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分析,挖掘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并加以实施。同时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两次阅读测试,一次为2012年9月份(对策建议实施前),一次为2013年6月(对策建议实施后,并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检验对策建议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意识”的调查
对于此项调查,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你认为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重要吗?(表1)②你希望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吗?(表2)③你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吗?(表3)
调查结果显示,81.1%的学生认为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很重要,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肯定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86.2%的学生选择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可见他们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仍有18.9%的学生认为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重要性一般或不重要,13.8%的学生选择不希望或不知道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说明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9%的学生选择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超过一半多的学生选择不会或不知道,说明不少学生尽管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强烈意识,但不会主动付诸于实际行动。
表1 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中重要性的调查
| 重要 | 一般 | 不重要 |
人数 | 335 | 61 | 17 |
比例 | 81.1% | 14.8% | 4.1% |
表2 学生是否希望提高自己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调查
| 希望 | 不希望 | 不知道 |
人数 | 356 | 26 | 31 |
比例 | 86.2% | 6.3% | 7.5% |
表3 学生是否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英语阅读能力的调查
| 会 | 不会 | 不知道 |
人数 | 202 | 90 | 121 |
比例 | 48.9% | 21.8% | 29.3% |
(二)对“学生英语阅读频率和时间”的调查
针对此项调查,我们设计了①你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有多长?②你花在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时间占英语自学时间的多少?两个问题,从表4、表5调查结果可知,尽管我校是强调国际化特色的外国语学校,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不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少于一小时,有近一半的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很少,甚至有15.5%的学生在阅读上从来不花时间,这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需要我们指导学生选择合适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表4学生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调查
| 3小时以上 | 2-3小时 | 1-2小时 | 少于1小时 |
人数 | 37 | 58 | 124 | 194 |
比例 | 9% | 14% | 30% | 47% |
表5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时间占英语自学时间多少的调查
| 绝大部分 | 一半 | 小部分 | 无 |
人数 | 46 | 104 | 199 | 64 |
比例 | 11.1% | 25.2% | 48.2% | 15.5% |
(三)对“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调查
表6显示,学生英语阅读的动机大都是“为了将来高考、就业”(51.2%)和“为了通过等级考试”(43.5%),其次是“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31.9%)和“在日常生活中读懂外文报刊、书籍”,由此可见大多数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和通过等级考试。
表6 英语阅读动机的调查(可多选)
| 人数 | 比例 |
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 | 132 | 31.9% |
出于个人的兴趣 | 79 | 19.1% |
为了通过等级考试 | 180 | 43.5% |
在日常生活中读懂外文报刊、书籍 | 118 | 28.5% |
读懂外文电子邮件 | 87 | 21% |
为了将来高考、就业的需要 | 212 | 51.2% |
无目的 | 55 | 13.3% |
(四)对“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调查
表7显示,28.8%的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阅读,缺乏对细节进行必要的预测和推断能力,这说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词汇的依赖性比较强,导致词汇严重影响了阅读理解过程。只有11.1%的学生表示会“根据首句、末句进行预测和推断”,使用此类较高层次的阅读策略,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此类阅读策略的讲解较少,但也有31.7%的学生表示会对文本采取如略读、寻读等阅读技巧,而然据我们所知学生对略读、寻读的理解仅局限于到文中寻找表述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信息,这说明学生是缺乏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
表7 英语阅读习惯和技巧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逐字逐句地读 | 119 | 28.8% |
喜欢重复所读的句子 | 65 | 15.7% |
分析句子结构 | 52 | 12.6% |
略读和寻读 | 131 | 31.7% |
根据首句、末句进行预测和推断 | 46 | 11.1% |
(五)对“学生影响阅读理解因素”的调查
阅读理解是发生在人大脑中一种十分迅速而隐藏的复杂的、综合心理活动过程。Haynes 和Baker(1993)认为,二语习得者阅读的最大障碍并不是缺乏阅读策略,而是词汇量不足。从表8中我们不难看出词汇是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速度主要因素(74.6%)。其次为“句子过于复杂”、“文章内容不感兴趣”、“阅读习惯”三项,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6.5%、38.2%和31.9%。由此可见,生词量过多、阅读材料过难、文章枯燥、学生个人的阅读习惯,都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原因。
表8影响阅读理解因素 (可多选)
| 心理障碍 | 背景知识 | 生词过多 | 句子过于复杂 | 阅读习惯 | 阅读技巧 | 文章内容不感兴趣 |
人数 | 65 | 82 | 309 | 234 | 132 | 77 | 158 |
比例 | 15.7% | 19.8% | 74.6% | 56.5% | 31.9% | 18.6% | 38.2% |
(六)对“学生处理生词的方法”的调查
遇到生词时,52.8%的学生常用的方法是“跳过,直接读下去”,这一点有利于阅读的顺利进行,但不利于词汇的附带习得。23% 的学生选择“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猜测”,表明这部分学生在阅读中会通过上下文来猜词,但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如果缺乏词汇、语法知识的话,在阅读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猜词。从表9中还可以看出学生不常查字典,即使查字典也只是查一下该词在句中的意义,对该词的其他关注度不高,这样的生词处理方法反过来也会影响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掌握程度。
表9处理生词的方法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跳过,直接读下去 | 218 | 52.8% |
一律查字典 | 40 | 9.7% |
猜不出就查字典 | 36 | 8.7% |
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猜测 | 95 | 23% |
在字典上查出该词在句中的意义 | 15 | 3.6% |
在字典上查出该词的用法等知识 | 9 | 2.2% |
(七)对“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办法”的调查
表10显示,64%的学生认为记大量单词有利于阅读理解的提高。但与学生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记单词的主动性并不很强。学生一是觉得,记单词并不能解决阅读中的词汇障碍问题,因为记单词往往只背一个意思,而在阅读文章中却出现所知道的词义与句中意思不符。二是觉得可以通过猜词的方法来解决阅读中的词汇障碍问题。三是觉得单词背了就忘。四是觉得测试文章中的生词不多,不影响理解全文或做题。
表10显示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加大阅读量(57.2%)、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33.6%)和课外阅读感兴趣文章(31.2%)等方法等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但实际做法却可能不够。
表10 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办法的调查(可多选)
| 人数 | 比例 |
记大量单词 | 264 | 64% |
加大阅读量 | 237 | 57.2% |
多做阅读题 | 92 | 22.2% |
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 139 | 33.6% |
掌握一定的语法 | 90 | 21.7% |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 93 | 22.5% |
快速阅读训练 | 85 | 20.5% |
课外阅读感兴趣文章 | 129 | 31.2% |
学习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 | 67 | 16% |
(八)对“学生课外阅读频率”的调查
虽然从表1中我们可知大部分学生(81.1%)认为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但从表11调查数据可知,经常进行课外英语阅读的学生只占7%,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或很少阅读,甚至有13%的学生从不进行课外英语阅读,说明虽然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去没有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表11 英语课外阅读频率的调查
| 经常 | 偶尔 | 很少 | 从不 |
人数 | 29 | 165 | 165 | 54 |
比例 | 7% | 40% | 40% | 13% |
(九)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类型”的调查
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主要集中于“阅读理解题”(33.6%)、“报刊”(38.2%)和“杂志”(31.6%),说明除了阅读理解题外,学生对报刊和杂志比较感兴趣,但需要老师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和难度适宜的材料。
表12 课外阅读材料的类型调查(可多选)
| 阅读理解题 | 报刊 | 小说 | 杂志 | 其他 |
人数 | 139 | 158 | 87 | 131 | 89 |
比例 | 33.6% | 38.2% | 21% | 31.6% | 21.5% |
(十)对“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调查
表13显示,大部分学生“能把握所读内容的中心大意”(72%)、“能把握所读内容的具体信息”(62.3%),但自上而下进行阅读、分析文章句子结构、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和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的能力较弱,分为30.4%、28.7%、30.9%和26.2%,需要教师对他们加以培养。
表13 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调查
| 能 | 不能 |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能把握所读内容的中心大意 | 298 | 72% | 115 | 28% |
能把握所读内容的具体信息 | 258 | 62.3% | 155 | 37.7% |
能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 | 119 | 28.7% | 294 | 71.3% |
能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 | 128 | 30.9% | 285 | 69.1% |
能“自上而下”进行阅读 | 288 | 69.6% | 125 | 30.4% |
能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 | 108 | 26.2% | 305 | 73.8% |
(十一)对“教师在英语课堂提供阅读帮助”的调查
表14显示,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能够讲解阅读技巧(50.4%),但对指导阅读(15.4%)、提供推荐书目(13.6%)、课堂上进行快速阅读训练(10.2%)方面的指导较少,因此,教师应在讲授阅读技巧的同时,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指导,以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表14 教师在英语课堂提供那些阅读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讲授阅读技巧 | 208 | 50.4% |
指导课外阅读 | 64 | 15.4% |
提供推荐书目 | 56 | 13.6% |
课堂上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 42 | 10.2% |
增加阅读课学时 | 43 | 10.4% |
四、分析与建议
(一)讨论与分析
从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果:从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存在:
1. 重语言,轻内容。教师重视语法点、词汇用法的讲解,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语言的本身,忽视学生对文章内容所传递信息的掌握,忽视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意识的培养和指导。
2. 忽视课外指导。从调查中我们可知,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外阅读的内容少、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这与老师强调主动阅读意识少、提供推荐书目少、课外指导监督少有关。
3. 忽视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从调查中我们可知,学生倾向于逐字逐句阅读、重复所读句子,缺少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等能力。这与教师常采用的阅读教学是逐字逐句地对文章进行翻译和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根据题目要求让学生在文章中查询相关信息(寻读)等,但对根据首句、末句等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预测、推断等高层次的阅读策略的使用却不多有关。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策略的选择方式。
从学生英语阅读现状来看,存在:
1. 主动阅读意识差,阅读动机欠妥。从问卷调查中可知,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的,不懂得语言学习规律,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考上大学或通过英语考级考证,甚至把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不愿多花时间阅读。
2. 阅读习惯差,阅读策略贫乏。很多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过多重视语法,认为阅读过程就是拼读生词,学习单词,学习语法等,从而造成阅读速度慢。此外很多学生不会使用诸如根据首句、末句等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预测、推断等高层次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感到阅读难度较大,带来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等问题。
3. 知识型障碍多,阅读兴趣小。很多学生词汇量偏小,阻碍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冗长的句子、复杂的语法结构使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和信心。英汉文化的差异,尤其在特定的语篇中,文章所涉及的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宗教、价值观念等非语言知识使他们困惑不解,无从下手进而放弃阅读。
(二)对策建议
英语阅读模式理论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阅读不仅是掌握知识、打好语言基础的主要渠道,更重要是利用背景知识对阅读文章篇章结构和主要信息的把握。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1. 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主要训练方法,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为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注重阅读理解的教学,能更好地检测学生学习英语的掌握情况,通过阅读来刺激自身的大脑进行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正确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激活他们英语学习的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从而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2. 培养阅读意识,明确阅读动机
大多数中职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欠佳。问卷调查中可知他们学英语更多地是为了将来能够考上大学、获取英语等级证书或混个毕业文凭,对于学习知识、掌握某种技能的兴趣不是很大,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意识。 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水平、教师期望、学习环境、家庭条件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意识,帮助他们明确阅读动机。首先,帮助学生培养英语阅读兴趣。教学中,要适时地将中西方社会、经济、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对比,让他们渴望通过英语阅读更多地去了解英美社会、经济和文化。
3. 注重指导监督,改变阅读习惯
教师应想尽办法帮助学生改变阅读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正确阅读方法,如意群阅读法、视幅扩大法、词义猜测法等。教师应定期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主题多样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定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材料,进行阅读竞赛让学生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逐步使学生养成进行阅读的习惯,而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4. 重视词汇积累,掌握阅读策略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倾向于强调文章中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词汇的讲解,而忽略对文章的总体把握和阅读技巧的运用,从而养成了学生逐字逐句读、回读的不良阅读习惯。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文章整体结构上,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
阅读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取决于他的阅读量,大量阅读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一个人读得越多,他的英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因此,作为教师应定期向学生推介书目和文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课外阅读计划,督促他们定期定量地进行阅读,使学生丰富词汇量以外,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廖洪嫣,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调查与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
[2]罗艳,有关中职生词汇与英语阅读的调查研究. 2010(3) 豆丁网
[3]Grab,W. & Stroller F, 2005,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人数
335
61
17
比例
81.1%
14.8%
4.1%
表2 学生是否希望提高自己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调查
| 希望 | 不希望 | 不知道 |
人数 | 356 | 26 | 31 |
比例 | 86.2% | 6.3% | 7.5% |
表3 学生是否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英语阅读能力的调查
| 会 | 不会 | 不知道 |
人数 | 202 | 90 | 121 |
比例 | 48.9% | 21.8% | 29.3% |
(二)对“学生英语阅读频率和时间”的调查
针对此项调查,我们设计了①你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有多长?②你花在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时间占英语自学时间的多少?两个问题,从表4、表5调查结果可知,尽管我校是强调国际化特色的外国语学校,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不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少于一小时,有近一半的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很少,甚至有15.5%的学生在阅读上从来不花时间,这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需要我们指导学生选择合适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表4学生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调查
| 3小时以上 | 2-3小时 | 1-2小时 | 少于1小时 |
人数 | 37 | 58 | 124 | 194 |
比例 | 9% | 14% | 30% | 47% |
表5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时间占英语自学时间多少的调查
| 绝大部分 | 一半 | 小部分 | 无 |
人数 | 46 | 104 | 199 | 64 |
比例 | 11.1% | 25.2% | 48.2% | 15.5% |
(三)对“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调查
表6显示,学生英语阅读的动机大都是“为了将来高考、就业”(51.2%)和“为了通过等级考试”(43.5%),其次是“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31.9%)和“在日常生活中读懂外文报刊、书籍”,由此可见大多数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和通过等级考试。
表6 英语阅读动机的调查(可多选)
| 人数 | 比例 |
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 | 132 | 31.9% |
出于个人的兴趣 | 79 | 19.1% |
为了通过等级考试 | 180 | 43.5% |
在日常生活中读懂外文报刊、书籍 | 118 | 28.5% |
读懂外文电子邮件 | 87 | 21% |
为了将来高考、就业的需要 | 212 | 51.2% |
无目的 | 55 | 13.3% |
(四)对“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调查
表7显示,28.8%的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阅读,缺乏对细节进行必要的预测和推断能力,这说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词汇的依赖性比较强,导致词汇严重影响了阅读理解过程。只有11.1%的学生表示会“根据首句、末句进行预测和推断”,使用此类较高层次的阅读策略,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此类阅读策略的讲解较少,但也有31.7%的学生表示会对文本采取如略读、寻读等阅读技巧,而然据我们所知学生对略读、寻读的理解仅局限于到文中寻找表述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信息,这说明学生是缺乏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
表7 英语阅读习惯和技巧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逐字逐句地读 | 119 | 28.8% |
喜欢重复所读的句子 | 65 | 15.7% |
分析句子结构 | 52 | 12.6% |
略读和寻读 | 131 | 31.7% |
根据首句、末句进行预测和推断 | 46 | 11.1% |
(五)对“学生影响阅读理解因素”的调查
阅读理解是发生在人大脑中一种十分迅速而隐藏的复杂的、综合心理活动过程。Haynes 和Baker(1993)认为,二语习得者阅读的最大障碍并不是缺乏阅读策略,而是词汇量不足。从表8中我们不难看出词汇是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速度主要因素(74.6%)。其次为“句子过于复杂”、“文章内容不感兴趣”、“阅读习惯”三项,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6.5%、38.2%和31.9%。由此可见,生词量过多、阅读材料过难、文章枯燥、学生个人的阅读习惯,都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原因。
表8影响阅读理解因素 (可多选)
| 心理障碍 | 背景知识 | 生词过多 | 句子过于复杂 | 阅读习惯 | 阅读技巧 | 文章内容不感兴趣 |
人数 | 65 | 82 | 309 | 234 | 132 | 77 | 158 |
比例 | 15.7% | 19.8% | 74.6% | 56.5% | 31.9% | 18.6% | 38.2% |
(六)对“学生处理生词的方法”的调查
遇到生词时,52.8%的学生常用的方法是“跳过,直接读下去”,这一点有利于阅读的顺利进行,但不利于词汇的附带习得。23% 的学生选择“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猜测”,表明这部分学生在阅读中会通过上下文来猜词,但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如果缺乏词汇、语法知识的话,在阅读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猜词。从表9中还可以看出学生不常查字典,即使查字典也只是查一下该词在句中的意义,对该词的其他关注度不高,这样的生词处理方法反过来也会影响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掌握程度。
表9处理生词的方法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跳过,直接读下去 | 218 | 52.8% |
一律查字典 | 40 | 9.7% |
猜不出就查字典 | 36 | 8.7% |
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猜测 | 95 | 23% |
在字典上查出该词在句中的意义 | 15 | 3.6% |
在字典上查出该词的用法等知识 | 9 | 2.2% |
(七)对“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办法”的调查
表10显示,64%的学生认为记大量单词有利于阅读理解的提高。但与学生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记单词的主动性并不很强。学生一是觉得,记单词并不能解决阅读中的词汇障碍问题,因为记单词往往只背一个意思,而在阅读文章中却出现所知道的词义与句中意思不符。二是觉得可以通过猜词的方法来解决阅读中的词汇障碍问题。三是觉得单词背了就忘。四是觉得测试文章中的生词不多,不影响理解全文或做题。
表10显示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加大阅读量(57.2%)、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33.6%)和课外阅读感兴趣文章(31.2%)等方法等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但实际做法却可能不够。
表10 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办法的调查(可多选)
| 人数 | 比例 |
记大量单词 | 264 | 64% |
加大阅读量 | 237 | 57.2% |
多做阅读题 | 92 | 22.2% |
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 139 | 33.6% |
掌握一定的语法 | 90 | 21.7% |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 93 | 22.5% |
快速阅读训练 | 85 | 20.5% |
课外阅读感兴趣文章 | 129 | 31.2% |
学习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 | 67 | 16% |
(八)对“学生课外阅读频率”的调查
虽然从表1中我们可知大部分学生(81.1%)认为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但从表11调查数据可知,经常进行课外英语阅读的学生只占7%,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或很少阅读,甚至有13%的学生从不进行课外英语阅读,说明虽然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去没有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表11 英语课外阅读频率的调查
| 经常 | 偶尔 | 很少 | 从不 |
人数 | 29 | 165 | 165 | 54 |
比例 | 7% | 40% | 40% | 13% |
(九)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类型”的调查
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主要集中于“阅读理解题”(33.6%)、“报刊”(38.2%)和“杂志”(31.6%),说明除了阅读理解题外,学生对报刊和杂志比较感兴趣,但需要老师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和难度适宜的材料。
表12 课外阅读材料的类型调查(可多选)
| 阅读理解题 | 报刊 | 小说 | 杂志 | 其他 |
人数 | 139 | 158 | 87 | 131 | 89 |
比例 | 33.6% | 38.2% | 21% | 31.6% | 21.5% |
(十)对“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调查
表13显示,大部分学生“能把握所读内容的中心大意”(72%)、“能把握所读内容的具体信息”(62.3%),但自上而下进行阅读、分析文章句子结构、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和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的能力较弱,分为30.4%、28.7%、30.9%和26.2%,需要教师对他们加以培养。
表13 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调查
| 能 | 不能 |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能把握所读内容的中心大意 | 298 | 72% | 115 | 28% |
能把握所读内容的具体信息 | 258 | 62.3% | 155 | 37.7% |
能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 | 119 | 28.7% | 294 | 71.3% |
能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 | 128 | 30.9% | 285 | 69.1% |
能“自上而下”进行阅读 | 288 | 69.6% | 125 | 30.4% |
能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 | 108 | 26.2% | 305 | 73.8% |
(十一)对“教师在英语课堂提供阅读帮助”的调查
表14显示,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能够讲解阅读技巧(50.4%),但对指导阅读(15.4%)、提供推荐书目(13.6%)、课堂上进行快速阅读训练(10.2%)方面的指导较少,因此,教师应在讲授阅读技巧的同时,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指导,以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表14 教师在英语课堂提供那些阅读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讲授阅读技巧 | 208 | 50.4% |
指导课外阅读 | 64 | 15.4% |
提供推荐书目 | 56 | 13.6% |
课堂上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 42 | 10.2% |
增加阅读课学时 | 43 | 10.4% |
四、分析与建议
(一)讨论与分析
从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果:从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存在:
1. 重语言,轻内容。教师重视语法点、词汇用法的讲解,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语言的本身,忽视学生对文章内容所传递信息的掌握,忽视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意识的培养和指导。
2. 忽视课外指导。从调查中我们可知,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外阅读的内容少、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这与老师强调主动阅读意识少、提供推荐书目少、课外指导监督少有关。
3. 忽视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从调查中我们可知,学生倾向于逐字逐句阅读、重复所读句子,缺少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等能力。这与教师常采用的阅读教学是逐字逐句地对文章进行翻译和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根据题目要求让学生在文章中查询相关信息(寻读)等,但对根据首句、末句等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预测、推断等高层次的阅读策略的使用却不多有关。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策略的选择方式。
从学生英语阅读现状来看,存在:
1. 主动阅读意识差,阅读动机欠妥。从问卷调查中可知,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的,不懂得语言学习规律,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考上大学或通过英语考级考证,甚至把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不愿多花时间阅读。
2. 阅读习惯差,阅读策略贫乏。很多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过多重视语法,认为阅读过程就是拼读生词,学习单词,学习语法等,从而造成阅读速度慢。此外很多学生不会使用诸如根据首句、末句等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预测、推断等高层次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感到阅读难度较大,带来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等问题。
3. 知识型障碍多,阅读兴趣小。很多学生词汇量偏小,阻碍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冗长的句子、复杂的语法结构使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和信心。英汉文化的差异,尤其在特定的语篇中,文章所涉及的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宗教、价值观念等非语言知识使他们困惑不解,无从下手进而放弃阅读。
(二)对策建议
英语阅读模式理论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阅读不仅是掌握知识、打好语言基础的主要渠道,更重要是利用背景知识对阅读文章篇章结构和主要信息的把握。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1. 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主要训练方法,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为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注重阅读理解的教学,能更好地检测学生学习英语的掌握情况,通过阅读来刺激自身的大脑进行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正确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激活他们英语学习的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从而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2. 培养阅读意识,明确阅读动机
大多数中职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欠佳。问卷调查中可知他们学英语更多地是为了将来能够考上大学、获取英语等级证书或混个毕业文凭,对于学习知识、掌握某种技能的兴趣不是很大,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意识。 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水平、教师期望、学习环境、家庭条件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意识,帮助他们明确阅读动机。首先,帮助学生培养英语阅读兴趣。教学中,要适时地将中西方社会、经济、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对比,让他们渴望通过英语阅读更多地去了解英美社会、经济和文化。
3. 注重指导监督,改变阅读习惯
教师应想尽办法帮助学生改变阅读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正确阅读方法,如意群阅读法、视幅扩大法、词义猜测法等。教师应定期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主题多样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定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材料,进行阅读竞赛让学生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逐步使学生养成进行阅读的习惯,而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4. 重视词汇积累,掌握阅读策略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倾向于强调文章中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词汇的讲解,而忽略对文章的总体把握和阅读技巧的运用,从而养成了学生逐字逐句读、回读的不良阅读习惯。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文章整体结构上,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
阅读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取决于他的阅读量,大量阅读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一个人读得越多,他的英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因此,作为教师应定期向学生推介书目和文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课外阅读计划,督促他们定期定量地进行阅读,使学生丰富词汇量以外,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廖洪嫣,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调查与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
[2]罗艳,有关中职生词汇与英语阅读的调查研究. 2010(3) 豆丁网
[3]Grab,W. & Stroller F, 2005,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人数
335
61
17
比例
81.1%
14.8%
4.1%
表2 学生是否希望提高自己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调查
| 希望 | 不希望 | 不知道 |
人数 | 356 | 26 | 31 |
比例 | 86.2% | 6.3% | 7.5% |
表3 学生是否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英语阅读能力的调查
| 会 | 不会 | 不知道 |
人数 | 202 | 90 | 121 |
比例 | 48.9% | 21.8% | 29.3% |
(二)对“学生英语阅读频率和时间”的调查
针对此项调查,我们设计了①你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有多长?②你花在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时间占英语自学时间的多少?两个问题,从表4、表5调查结果可知,尽管我校是强调国际化特色的外国语学校,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不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少于一小时,有近一半的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很少,甚至有15.5%的学生在阅读上从来不花时间,这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需要我们指导学生选择合适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表4学生每周自学英语的时间调查
| 3小时以上 | 2-3小时 | 1-2小时 | 少于1小时 |
人数 | 37 | 58 | 124 | 194 |
比例 | 9% | 14% | 30% | 47% |
表5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时间占英语自学时间多少的调查
| 绝大部分 | 一半 | 小部分 | 无 |
人数 | 46 | 104 | 199 | 64 |
比例 | 11.1% | 25.2% | 48.2% | 15.5% |
(三)对“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调查
表6显示,学生英语阅读的动机大都是“为了将来高考、就业”(51.2%)和“为了通过等级考试”(43.5%),其次是“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31.9%)和“在日常生活中读懂外文报刊、书籍”,由此可见大多数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和通过等级考试。
表6 英语阅读动机的调查(可多选)
| 人数 | 比例 |
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 | 132 | 31.9% |
出于个人的兴趣 | 79 | 19.1% |
为了通过等级考试 | 180 | 43.5% |
在日常生活中读懂外文报刊、书籍 | 118 | 28.5% |
读懂外文电子邮件 | 87 | 21% |
为了将来高考、就业的需要 | 212 | 51.2% |
无目的 | 55 | 13.3% |
(四)对“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调查
表7显示,28.8%的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阅读,缺乏对细节进行必要的预测和推断能力,这说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词汇的依赖性比较强,导致词汇严重影响了阅读理解过程。只有11.1%的学生表示会“根据首句、末句进行预测和推断”,使用此类较高层次的阅读策略,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此类阅读策略的讲解较少,但也有31.7%的学生表示会对文本采取如略读、寻读等阅读技巧,而然据我们所知学生对略读、寻读的理解仅局限于到文中寻找表述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信息,这说明学生是缺乏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
表7 英语阅读习惯和技巧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逐字逐句地读 | 119 | 28.8% |
喜欢重复所读的句子 | 65 | 15.7% |
分析句子结构 | 52 | 12.6% |
略读和寻读 | 131 | 31.7% |
根据首句、末句进行预测和推断 | 46 | 11.1% |
(五)对“学生影响阅读理解因素”的调查
阅读理解是发生在人大脑中一种十分迅速而隐藏的复杂的、综合心理活动过程。Haynes 和Baker(1993)认为,二语习得者阅读的最大障碍并不是缺乏阅读策略,而是词汇量不足。从表8中我们不难看出词汇是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速度主要因素(74.6%)。其次为“句子过于复杂”、“文章内容不感兴趣”、“阅读习惯”三项,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6.5%、38.2%和31.9%。由此可见,生词量过多、阅读材料过难、文章枯燥、学生个人的阅读习惯,都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原因。
表8影响阅读理解因素 (可多选)
| 心理障碍 | 背景知识 | 生词过多 | 句子过于复杂 | 阅读习惯 | 阅读技巧 | 文章内容不感兴趣 |
人数 | 65 | 82 | 309 | 234 | 132 | 77 | 158 |
比例 | 15.7% | 19.8% | 74.6% | 56.5% | 31.9% | 18.6% | 38.2% |
(六)对“学生处理生词的方法”的调查
遇到生词时,52.8%的学生常用的方法是“跳过,直接读下去”,这一点有利于阅读的顺利进行,但不利于词汇的附带习得。23% 的学生选择“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猜测”,表明这部分学生在阅读中会通过上下文来猜词,但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如果缺乏词汇、语法知识的话,在阅读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猜词。从表9中还可以看出学生不常查字典,即使查字典也只是查一下该词在句中的意义,对该词的其他关注度不高,这样的生词处理方法反过来也会影响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掌握程度。
表9处理生词的方法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跳过,直接读下去 | 218 | 52.8% |
一律查字典 | 40 | 9.7% |
猜不出就查字典 | 36 | 8.7% |
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猜测 | 95 | 23% |
在字典上查出该词在句中的意义 | 15 | 3.6% |
在字典上查出该词的用法等知识 | 9 | 2.2% |
(七)对“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办法”的调查
表10显示,64%的学生认为记大量单词有利于阅读理解的提高。但与学生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记单词的主动性并不很强。学生一是觉得,记单词并不能解决阅读中的词汇障碍问题,因为记单词往往只背一个意思,而在阅读文章中却出现所知道的词义与句中意思不符。二是觉得可以通过猜词的方法来解决阅读中的词汇障碍问题。三是觉得单词背了就忘。四是觉得测试文章中的生词不多,不影响理解全文或做题。
表10显示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加大阅读量(57.2%)、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33.6%)和课外阅读感兴趣文章(31.2%)等方法等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但实际做法却可能不够。
表10 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办法的调查(可多选)
| 人数 | 比例 |
记大量单词 | 264 | 64% |
加大阅读量 | 237 | 57.2% |
多做阅读题 | 92 | 22.2% |
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 139 | 33.6% |
掌握一定的语法 | 90 | 21.7% |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 93 | 22.5% |
快速阅读训练 | 85 | 20.5% |
课外阅读感兴趣文章 | 129 | 31.2% |
学习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 | 67 | 16% |
(八)对“学生课外阅读频率”的调查
虽然从表1中我们可知大部分学生(81.1%)认为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但从表11调查数据可知,经常进行课外英语阅读的学生只占7%,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或很少阅读,甚至有13%的学生从不进行课外英语阅读,说明虽然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去没有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表11 英语课外阅读频率的调查
| 经常 | 偶尔 | 很少 | 从不 |
人数 | 29 | 165 | 165 | 54 |
比例 | 7% | 40% | 40% | 13% |
(九)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类型”的调查
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主要集中于“阅读理解题”(33.6%)、“报刊”(38.2%)和“杂志”(31.6%),说明除了阅读理解题外,学生对报刊和杂志比较感兴趣,但需要老师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和难度适宜的材料。
表12 课外阅读材料的类型调查(可多选)
| 阅读理解题 | 报刊 | 小说 | 杂志 | 其他 |
人数 | 139 | 158 | 87 | 131 | 89 |
比例 | 33.6% | 38.2% | 21% | 31.6% | 21.5% |
(十)对“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调查
表13显示,大部分学生“能把握所读内容的中心大意”(72%)、“能把握所读内容的具体信息”(62.3%),但自上而下进行阅读、分析文章句子结构、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和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的能力较弱,分为30.4%、28.7%、30.9%和26.2%,需要教师对他们加以培养。
表13 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调查
| 能 | 不能 |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能把握所读内容的中心大意 | 298 | 72% | 115 | 28% |
能把握所读内容的具体信息 | 258 | 62.3% | 155 | 37.7% |
能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 | 119 | 28.7% | 294 | 71.3% |
能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 | 128 | 30.9% | 285 | 69.1% |
能“自上而下”进行阅读 | 288 | 69.6% | 125 | 30.4% |
能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 | 108 | 26.2% | 305 | 73.8% |
(十一)对“教师在英语课堂提供阅读帮助”的调查
表14显示,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能够讲解阅读技巧(50.4%),但对指导阅读(15.4%)、提供推荐书目(13.6%)、课堂上进行快速阅读训练(10.2%)方面的指导较少,因此,教师应在讲授阅读技巧的同时,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指导,以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表14 教师在英语课堂提供那些阅读的调查
| 人数 | 比例 |
讲授阅读技巧 | 208 | 50.4% |
指导课外阅读 | 64 | 15.4% |
提供推荐书目 | 56 | 13.6% |
课堂上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 42 | 10.2% |
增加阅读课学时 | 43 | 10.4% |
四、分析与建议
(一)讨论与分析
从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果:从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存在:
1. 重语言,轻内容。教师重视语法点、词汇用法的讲解,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语言的本身,忽视学生对文章内容所传递信息的掌握,忽视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意识的培养和指导。
2. 忽视课外指导。从调查中我们可知,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外阅读的内容少、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这与老师强调主动阅读意识少、提供推荐书目少、课外指导监督少有关。
3. 忽视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从调查中我们可知,学生倾向于逐字逐句阅读、重复所读句子,缺少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根据前文预测后文的内容、辨析词语的语义区别等能力。这与教师常采用的阅读教学是逐字逐句地对文章进行翻译和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根据题目要求让学生在文章中查询相关信息(寻读)等,但对根据首句、末句等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预测、推断等高层次的阅读策略的使用却不多有关。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策略的选择方式。
从学生英语阅读现状来看,存在:
1. 主动阅读意识差,阅读动机欠妥。从问卷调查中可知,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的,不懂得语言学习规律,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考上大学或通过英语考级考证,甚至把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不愿多花时间阅读。
2. 阅读习惯差,阅读策略贫乏。很多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过多重视语法,认为阅读过程就是拼读生词,学习单词,学习语法等,从而造成阅读速度慢。此外很多学生不会使用诸如根据首句、末句等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预测、推断等高层次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感到阅读难度较大,带来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等问题。
3. 知识型障碍多,阅读兴趣小。很多学生词汇量偏小,阻碍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冗长的句子、复杂的语法结构使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和信心。英汉文化的差异,尤其在特定的语篇中,文章所涉及的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宗教、价值观念等非语言知识使他们困惑不解,无从下手进而放弃阅读。
(二)对策建议
英语阅读模式理论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阅读不仅是掌握知识、打好语言基础的主要渠道,更重要是利用背景知识对阅读文章篇章结构和主要信息的把握。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1. 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主要训练方法,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为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注重阅读理解的教学,能更好地检测学生学习英语的掌握情况,通过阅读来刺激自身的大脑进行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正确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激活他们英语学习的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从而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2. 培养阅读意识,明确阅读动机
大多数中职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欠佳。问卷调查中可知他们学英语更多地是为了将来能够考上大学、获取英语等级证书或混个毕业文凭,对于学习知识、掌握某种技能的兴趣不是很大,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意识。 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水平、教师期望、学习环境、家庭条件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意识,帮助他们明确阅读动机。首先,帮助学生培养英语阅读兴趣。教学中,要适时地将中西方社会、经济、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对比,让他们渴望通过英语阅读更多地去了解英美社会、经济和文化。
3. 注重指导监督,改变阅读习惯
教师应想尽办法帮助学生改变阅读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正确阅读方法,如意群阅读法、视幅扩大法、词义猜测法等。教师应定期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主题多样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定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材料,进行阅读竞赛让学生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逐步使学生养成进行阅读的习惯,而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4. 重视词汇积累,掌握阅读策略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倾向于强调文章中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词汇的讲解,而忽略对文章的总体把握和阅读技巧的运用,从而养成了学生逐字逐句读、回读的不良阅读习惯。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文章整体结构上,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
阅读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取决于他的阅读量,大量阅读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一个人读得越多,他的英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因此,作为教师应定期向学生推介书目和文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课外阅读计划,督促他们定期定量地进行阅读,使学生丰富词汇量以外,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廖洪嫣,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调查与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
[2]罗艳,有关中职生词汇与英语阅读的调查研究. 2010(3) 豆丁网
[3]Grab,W. & Stroller F, 2005,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