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瑞中职校长研讨会(4)

作者:外事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12浏览次数:1338

                                               

       2013
年10月30日下午,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3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2013中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研讨会”在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明华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主办,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和瑞士PERIPLUS顾问公司承办。研讨会主题为“国际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使命和责任”。来自瑞士职教集团的8位中职学校校长与上海市职教专家、中职学校校长就“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和院校使命责任”、“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和“职业院校师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职业教育改革热门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互动交流。
上海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常务副理事长冯伟国先生致欢迎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处副处长戴小芙女士和瑞士PERIPLUS顾问公司PETER博士分别作精彩点评和总结发言。应邀与会的还有上海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代表和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师生代表共计七十余人
纵观本次研讨会,主要呈现三大亮点:
一、研讨内容属“职业”,和谐互动零距离
瑞士的职教体系灵活开放,人才培养独具特色,国民素质普遍较高,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可以说瑞士的职业教育是全世界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在三场热烈的现场讨论中,中瑞双方的研讨内容紧紧围绕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国际化交流与发展这个主旋律展开。瑞士专家结合瑞士职业教育现况,对“三元制“特色职教架构给予了全面的诠释,瑞士企业投资瑞士职业教育项目是一种出自自愿的态度,进行的是有助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活动。中瑞两国在职教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存在不小的差异。中方的职教课程设置中,只在部分专业课中校长有权决定是否挑选更具个性化的课程。而在瑞士,校长可以决定大部分的课程,相对自由。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的研讨会,从而一定程度上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更新。在互动中大家还了解到,在瑞士老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并没有设置特别的课程,但他们会不断教育学生热爱、认可自己的职业,并为自己从事的职业骄傲。政府也会颁发相关证书来鼓励职业技能优异的教育工作者。关于职业院校师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中方嘉宾认为是职教领域十分棘手的问题:在中国对于教师的要求太高,不仅在学历上有要求,各式各样的证书也是必不可少,这使得许多专业人才甚至不会考虑成为职教老师。而在瑞士,成为职教老师的条件是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并接受过一些相关的教育培训即可。很少直接招聘大学毕业生,对于学历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专科生也有机会。在瑞士还要求老师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而学生自己也可以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
                                                     
二、与会嘉宾显“权威”,理念交流有收获
本次中瑞中职校长研讨会旨在分析交流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训手段、国际交流以及就业需求等方面如何进行资源共享,深度合作,中、高职衔接,为来自瑞士和上海的职教界同仁们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让校长们分享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还带来了来自瑞士和国内的教育界权威的声音和职业教育新理论新理念。研讨会全程主持人由上海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院长、上海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乔刚教授担任。乔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要在总结上海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的经验得失的基础上,通过与瑞方职教专家的交流探讨,展望描绘本市中职教育走出上海、国际化办学的全新职业教育模式。
出席研讨会并参与研讨交流的主要嘉宾还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职教研究所副所长、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徐国庆博士;上海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商学院副院长冯伟国教授。三位职教专家分别作为三场讨论的主持人,围绕研讨会主题发表各自专业领域内观点鲜明、角度新颖、论述翔实的主题演讲,引起了中瑞双方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共鸣。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吴建国校长、上海市卫生学校巫向前校长、上海市工程材料学校金怡校长、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王立刚校长、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方德明校长、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曾海霞副校长等中职学校领导通过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深入阐述了职业教育下一步的改革发展目标,要在研究新问题、探讨新思路、寻求新方法、实施新举措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复合技能、高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而开创上海职业教育的崭新局面。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是一场真知灼见的展示会、更是加强交流、互通信息、增进感情、共同进步的盛会。
本次研讨会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沪上主流媒体到会采访。
                                                     
三、同声传译创“先河”,中外交流无障碍
本次中瑞中职校长研讨会有三“高”。其一是规格高,这次研讨会参与的海外嘉宾多,是我校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际性会议之一。其二是技术高,研讨会全程提供了中文、德文的会议同声传译服务,这在我校组织举办的大型会议中尚属首次。先进的同声传译会议系统设备和高质量的同步翻译为研讨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校今后举办高规格的国际会议积累了经验。其三是热情高。在组织筹备研讨会的过程中,学校外事办、党政办、后保办和学生科、商外二部等部门在校领导的统一协调下,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精心策划,确保研讨会顺利召开。
本次“中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市中职校长搭建了经验分享、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职校长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搭建了信息沟通平台。我校刚刚以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成功申报了第二批上海市特色示范校,研讨会的成功承办为学校的国际化特色创建开启了新的一页,也为学校的35周年校庆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方法,积极推动国际化特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并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与国内外同行建立更为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共赢发展,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更大成绩。

即时信息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