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寻求中职未来
——记2013中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研讨会
中职学生遍布世界,世界也需要中职人才。为了能给予未来中职生更加广阔的发展,由上海商贸职教集团投资,瑞士PERIPLUS顾问公司合作,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的2013中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研讨会于10月30日下午13:30在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明华楼3楼多功能厅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集合了多位中瑞优秀中职校的校长及几位中职教育资深专家共同探讨中职教育发展现状,教育课程开发设计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旨在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优厚的中职教育环境。
大会第一项,由乔刚老师主持,首先邀请了商贸职教集团常务副理事长冯伟国教授与主办方校长吴建国先生分别介绍了具有雄厚投资力量,热切帮助中国内地多名中职生就学就业的上海商贸职教集团和具有高标准校园教学环境及专业培训手段的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最后有请了瑞士PERIPLUS顾问公司总经理Peter先生向大家阐述了瑞士中职教学理念。
13点35分正式进入大会第一场。来自中瑞双方的代表马树超教授、吴建国校长、萨特先生与赖希勒先生向在座的专家老师介绍了中国与瑞士中职教育体系概况。介绍完毕,在座专家老师根据介绍中的中瑞中职教育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热烈的现场问答讨论。讨论中,中瑞专家针对瑞士教育现况与三元制特色教育架构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瑞士代表就这些问题给予了全面,准确的回答并就瑞士集团投资瑞士中职教育的话题深入探讨了一番,解释了瑞士集团投资瑞士中职教育项目是出自自愿的态度进行的对自身企业利益有益的活动。
第二场由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副所长徐国庆教授主持,中瑞双方几位嘉宾老师从中瑞德等多方面探讨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在探讨中在座老师发现中瑞两国在职教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存在不小的差异。中方的职教课程设置中,不少是全国统一的课程,类似于高中教育,只在部分专业课中校长有权决定是否挑选更具个性化的课程。而在瑞士,校长可以决定大部分的课程,相对自由。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的研讨会,从而一定程度上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更新。在互动中大家还了解到,在瑞士老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并没有设置特别的课程,但他们会不断教育学生热爱、认可自己的职业,并为自己从事的职业骄傲。政府也会颁发相关证书来鼓励职业技能优异的工作者。
第三场讨论的主题为职业院校师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主持人冯伟国教授提出了中方目前为止职教领域教师十分棘手的问题:在中国对于教师的要求太高,不仅在学历上有要求,各式各样的证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使得许多专业人才甚至不能考虑成为职教老师。而在瑞士,成为职教老师的条件是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并接受过一些相关的教育培训即可。很少直接招聘大学毕业生,对于学历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专科生也有机会。在瑞士还要求老师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而学生自己也可以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方职教目前还面临另一个难题:家长施加给学校不小的升学压力,使教学渐渐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趋势。而在瑞方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学生不再进行单项选择,愿意升学的中职生也可以在完成中职教育后继续大学教育。
在经过了三场的讨论后,瑞方代表团了解到了中国职教所面临的的问题,中方也认识到了瑞方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双方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并探讨问题,都获益匪浅。在Peter先生的总结发言中,本次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学生会新闻部:夏胤琪 卫伊泽